原标题:近百万人疯抢!这类二手娃娃已被炒到十几万元,最贵卖价能买一辆特斯拉
8月中旬,泡泡玛特(9992.HK)限量发售了MEGA珍藏系列的两款“大娃”产物,区别包涵400%尺寸和1000%尺寸两种规格。
据理解,仅在天猫全家平台,发售前,这两款产物就有超越98万人参加产物抽签。两款1000%规格的大娃,在天猫平台共限量发售1312套,400%规格的预售15000个,上线后均1秒售罄。
源于大娃具备“更少更贵更难抢”的特色,其在二手市场的价值也跟着水涨船高。红星资本局发觉,该款泡泡玛特MEGA珍藏系列1000%的大娃,在闲鱼等二手平台上曾经叫出了超越30万元的高价。400%尺寸的,也卖到了1.8万元一种。
一种娃娃“10万+”
近日,王霏霏、杨超过、宋茜、李纯、谢霆锋、陈赫等一众女明星纷纷与“娃”合影。
这种“娃”,是泡泡玛特公布的MEGA珍藏系列——1000% SPACE MOLLY,通俗称呼“大娃”。
日前,尚不明白这是明星们在同时内同一自发喜欢,仍是泡泡玛特的跨界营销。
与众明星合影的泡泡玛特潮玩,要比通常盲盒尺寸的潮玩大好多。有泡泡玛特玩家推荐,这点空间较大的潮玩简单称呼“大娃”,在原盲盒根基上空间扩大10倍的,被称为“XX1000%”,例如明星们晒的便是Molly珍藏系列1000%,一种盲盒高7cm,Molly 1000%高70cm。另一个扩大4倍的,就加上400%的后缀。
除了空间较大的特色,通常大娃还具备“更少、更贵、更难抢”的特色。
据红星新闻,MEGA珍藏系列产物线,是泡泡玛特本年6月才正规向市场公布的高档潮玩产物线,日前已公布12款MEGA珍藏系列产物。本年6月,泡泡玛特限量发售了3000套MEGA珍藏系列Space Molly×海绵宝宝联名款,以抽号的贩卖形式,带动了超100万人次的参加。
而最近一次,泡泡玛特在8月中旬公布的MEGA系列Space Molly西瓜和Space Molly太妃糖两款产物,仅在天猫全家平台,就有超越98万人参加产物抽签。两款产物的1000%规格,在天猫平台共限量发售1312套,400%规格预售15000个,上线后均1秒售罄。
据华夏网财经,泡泡玛特相干负责人推荐,在818天猫超等品牌日当天,0点运动打开后,第1分钟内出售额突破900万元,运动前8小时出售额便超越昨年超品整天出售数据。当天GMV(商品买卖总额)达6166万元,再创新高。
上百万人抢潮玩,加深了产物的稀缺性,也拉动了黄牛和二手市场的上涨热情。
而“大娃”原价4999元,全世界限量发售,须要抽签得到购置资格,8月底在咸鱼标价多在8万元左右,此刻不少卖家标到了10万元以上。2021年9月7日,搜索咸鱼发觉,超越30位卖家给该款娃娃的标价为99999元。况且,价值仿佛另有接着上涨趋向。
就在9月7日当天,有一位卖家“加价”到175000元,另一位使用者出卖该款“大娃”时甚而标出了342999.63元的“天价”,差不多于一台顶配的特斯拉Model 3。
上半年营收18亿
但两大头部IP收入占比不停降低
“受欢迎水平高于预期。MEGA系列将是延续泡泡玛特的要点IP。”泡泡玛特行政总裁王宁在一会儿前的半年报业绩会上显示。
8月27日,泡泡玛特发表其2021年上半年财报。半年报显现,企业上半年营收17.73亿元,同比增添116.8%;净利润3.59亿元,同比增添153.8%。泡泡玛特方面显示,IP作为营业焦点驱能源,将接着助推企业维持市场所位及竞争优势。
财报显现,本年上半年,泡泡玛特的IP收入(包括自有IP、独家IP、非独家IP在内的自助产物),为15.82亿元,同比增添130.4%,收入占比为89.3%。
此中,泡泡玛特IP“一姐”Molly在汇报期内创收2.04亿元,同比增添81.9%,收入占比11.5%。只是,尽管同比增速可观,但Molly的出售额和收入占比反却是在下调的。2019年Molly的出售额为4.56亿元,占总收入的27.1%;2020年其出售额降至3.57亿元,占比跌至14.2%。
一度被视为泡泡玛特第二大IP的PUCKY,出售额和收入占比也是三连降。2021年上半年,PUCKY收入为1.07亿元,同比下降10%。收入占比已从2019年的18.7%,降为2020年年中的14.6%,再到本年年中的6.1%。
欲摘盲盒标签,布置专题乐园
据红星新闻,本次半年报不论是书面财报,仍是业绩发表会,泡泡玛特全没有主动提来过“盲盒”二字。在经验了涨价、品控不严、霸王条款、二手市场溢价惨重、营销乱象等负面新闻后,摘掉“盲盒”的标签,成了泡泡玛特的“燃眉之急”。
据相干媒体报导,面临半年报业绩会上相关盲盒的提问,泡泡玛特CEO王宁再一次重申:“泡泡玛特非是全家盲盒企业,其本质上是全家鉴于IP的潮玩企业。”
当盲盒为泡泡玛特带来毛利率超越60%、营收增幅超越220%、市值最高1500亿港元的神话时,也曾使泡泡玛特陷入过于依赖单一营业的窘况,据泡泡玛特招股书显现,2019年,企业盲盒收入占比超越营收八成以上。
此外,单一的盲盒故事已不受资本市场钟情。2020年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在港交所到市场,发行价为38.5港元,当日涨幅达79.2%。但在本年2月17日,股价达到107.6港元,市值多达1508.5亿港元后,泡泡玛特便呈下坡趋向。截止9月7日收盘,每股报价62港元,总市值跌去超四成,为869.2亿港元。
当泡泡玛特陷入头部IP盈利削弱、盲盒标签负面缠身的困局中,如何寻觅新的盈利点、故事点成为泡泡玛特亟需解决的任务。
除了来回重申泡泡玛特的潮玩、手办等衍生品外,泡泡玛特还投资了电影《白蛇2:青蛇劫起》及《新神榜:哪吒重生》,试水电影衍生品,公布了相干盲盒与手办。
另外,本年8月,泡泡玛特还成立了全家乐园治理局限企业,经营范畴包涵都市公园治理、游乐园、餐饮治理、体育经纪效劳、演出场地经营等。
但在专题乐园赛道上,竞争依旧剧烈,除了频频涨价的上海迪士尼,另有新营业的北京环球影城虎视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