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全球新闻在线

全球新闻在线 首页 科技新闻 军事科研 查看内容

特战女兵的“高海拔青春”

2021-12-1 14:40| 发布者: wdb| 查看: 123| 评论: 0|原作者: [db:作者]|来自: [db:来源]

摘要: 特战女兵的“高海拔青春”,更多军事新闻信息关注我们。

特战女兵的“高海拔青春” 2021年12月01日09:51 | 来自:释放军报 小字号

女特战队员跳伞前合影。王述东摄

机翼以下,皑皑一片。

机舱内仪表盘的刻度,现在停在海拔4000米。

机舱盖开启,全副武装的伞兵一种接一种鱼贯而出。一刹那,朵朵伞花绽放天空,融入白色的旷野。

不见长发飘逸,却见身姿矫健,朵朵伞花也是军中绿花。海拔4000米见证着西藏军区某特战旅女特战队员的青春与成长。

如同闪亮的星、多彩的云、温暖的歌……这支由大弟子士兵构成的西藏军区特战女兵分队,成为雪域高原的特异风景。

闪亮的星

第一种跳出舱门的是西藏军区某旅特战女兵分队排长翟庆茹。

耳边是呼呼风声。她睁开双眼,面前即是男兵们和本人描画过的“白色辽阔”。那一刻,她感觉本人具有了全球。

一周前,同为排长的男特战队员王佳林发来一条消息:“熬通过了艰难的日子,你将迎接激动人心的首跳。”

高原极限跳伞,是特战队员走势战场必经的训练课目。关于女特战队员来讲,这是一项艰巨任务。

之前,翟庆茹和战友们一同经验了严刻训练。她们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站起来,愈挫愈勇。

调度动作,掌握纲领,应用课余时间提高体能品质……通过千锤百炼,女孩们哭过也笑过。

本来,执行任务的名册中无翟庆茹。距考核仅剩一种月时间,翟庆茹才从特战学院培训归来,上级那时想要布置她休假。

当时,女特战队员已聚集训练了3个月。“咱这种女兵排长不行缺席!”翟庆茹寻到旅政委段延涛,恳切请战。

从位置大学毕业入伍,翟庆茹已在高原坚守了9年。不论训练仍是抓事业她都干得出色,可家人对她越来越操心,“本人的婚姻大事一丝儿还不上心……”

在战友眼中,翟庆茹是个不服输的女孩:训练量翻倍,动作尽量做到极致。上士杨钱红动作很准则,大伙公认,翟庆茹经常向杨钱红请教。

离机动作训练,是伞降训练中最难的课目——队员须要站在数米高的平台上起跳,降落进程中迅速调度动作,“膝盖、脚尖、脚跟”三点并紧,保证稳固着陆。

延续训练,翟庆茹的膝盖肿了。考核前一晚,做完最终一次延伸,她独自一人走出训练室。

夜空中,一颗流星划过天幕,照亮眼眸。那一刻,翟庆茹心头的吃紧感被这一刻的璀璨驱散。

不远处,连队宿舍的一扇窗前,下士刘晓燕和中士蒋梦真也在抬起头望向星空,感触流星坠落时的梦幻。

同住一种宿舍,4个月的拼搏时光,让刘晓燕和蒋梦真成为没有话不谈的好姐妹。再过几个小时,她们将要一同飞上高原、拥抱梦想。

战胜本人、获利成长——那一夜,姐妹俩再一次许愿。这种心愿,也是每一名将要参与高原伞降实跳特战女兵的一同心愿。

那天,身体品质较弱的下士刘妍,最终一种跳出机舱。面前的白色全球,是刘妍心里幻想过没有数次的风景。

翱翔天空,触摸梦想。勇气和成长,成为此群特战女兵青春夜空中闪亮的星光。

那天,看着特战女兵们一一平安着陆,现场观摩的特战男兵高兴地簇拥过来向女兵祝贺。政委段延涛把带有“首跳光荣”小条幅的大红花一一给她们戴上。

阳光下,女孩们笑了。

那笑容,一如昨夜的星辰般璀璨。

多彩的云

攀登雪峰,是这群特战女兵必需具有的特殊技巧。

在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攀登一全天,对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女孩来讲,其实不简单。她们要一口气翻越4座大山,在悬崖之上走过一条狭窄的山脊线。

攀登是挑战,也是她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这是中士彭文娟首次参与“高寒山地24小时强化训练”。清晨,朝霞从雪山顶跃升出去,白色雪峰被染成了橘红色,青色的云透着五彩的光……曾听老班长说,雪山被朝霞染色,是高原最美的时候。那天,看着远方的云、金色的山,她恨不得把这点浪漫与美好装进背囊,随身携带。

崖壁陡峭,女兵们拿着工兵锹,走一步凿一下。穿越山脊线时,忽然大雾弥漫,她们脚下湿滑,走得当心翼翼——生怕一种踉跄,形成重心不固。

这次训练,男兵排长张国梁随队出征。一路面上,见到女兵们没有一人掉队,张国梁不禁竖起大拇指:“好样的!”

行至一种山崖前,女孩们须要达成难度系数较大的“牵引横越”课目。只见两座小山之中,固定着一根长绳索,与山谷落差十几米,横越往日须要技艺、更须要勇气。

指导员施骅洋首先越往日,中士彭文娟、下士周玉洁紧随其后经过,两人在女兵中体能最佳。随后,女孩们一种接一种顺利往日。

傍晚,山谷深处一条溪流旁,大伙最初宿营。一路面上,女兵携带的纯净水已消耗殆尽。依照训练请求,训练进程中女兵们不行埋锅做饭,不行生火。吃完野战食品,周玉洁就用水壶滤水,大伙一同分享统一个水壶中的水。

远处山谷,夕阳照在崖壁上。皑皑雪山,又一次被染成金色。

天上的云,映着五彩霞光,慢慢变成火烧云。“料到明早又能见到霞光映衬下的彩云”,彭文娟感觉一切都那末有意义。

山中宿营,执勤是件“苦差事”,施骅洋和几名男兵战友原本说好,让女兵们睡觉,它们轮流值班。

女孩们说啥还不同意:“咱们能行!咱们是特战队员!”

温暖的梦

特战女兵的训练强度一丝还不逊于男兵。

几个月前,一次实弹射击训练,翟庆茹带着战友们打实弹。炮弹出膛,强盛的后坐力让瞄准具重重“压”在她的护目镜上。任务达成,她感觉眼眶阵阵发疼。

回到宿营地,拿出镜子一瞧,翟庆茹笑了:她被“压”出一副“黑眼眶”。

冷敷,涂药,却无缓和……中午去食堂吃饭,遇上战友,她笑着说:“这烟熏妆很酷吧?”

在特战女兵分队,翟庆茹便是女孩们眼中的“队花”。

“美有好多种。特战女兵的美,冰冷的枪炮懂,冷风吹拂的训练场也懂。”翟庆茹说。

下士李忠青的外公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从小跟着外公长大的她,一直梦想着能有一天捧回一种军功章。

一次叠伞训练,李忠青主动请求和教练、上士杨帅比试。谁也没料到,李忠青居然赢了。那一刻,杨帅笑了——作为教练,特战女兵的成长让他既欣慰又自豪。

女兵任淑琳是男兵眼中的“霸王花”。昨年参与全军特种兵比武,100米跑,她一举斩获第二名。年底捧着“三等功”文凭的她,笑得像个儿童。

早操5千米,上午压杠铃120斤、蹲下起来200次;下午再冲100米长坡10趟……一天训练下去,女孩们累得躺倒就睡。

翟庆茹的母亲一直急于她的私人难题,每一次打手机都“旁敲侧击”,她却怎样还不接这种“茬”。

上等兵税静训练起来比全部人都拼,腿上、胳膊上经常“挂彩”。本年国庆节,税静回家探亲。当穿着牛仔裤、T恤的她,显露在父母眼前,它们感概女儿更漂亮了。

“女兵有女兵的梦,更有别样的美!”税静这样说。

本年9月,下士张欢由于受伤,不得不抉择脱下军装。

车子缓缓发动,张欢向大伙挥手告别,送好的战友们都哭了……“别哭,咱会回来看你们的!”任凭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张欢也要把这份坚强留给部队,留给朝夕相伴的姐妹。

入秋前夕,几名脱下军装的特战女兵,再一次回到了大学校园。课后的教室里,她们常在望着窗出行神。

那眺望的眼光里,有祝福,也有温暖的梦。(马三成)

更多军事科研关心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