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机缘,共创未来——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逐梦
2021年12月30日16:56 | 来自:新华网
小字号
新华社深圳12月30日电(记者赵瑞希、洪泽华)“咱很幸运能经过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来到深圳事业。”26岁的香港青年李卓熹这样回顾将要往日的2021年。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李卓熹称本人过去与内地的联系根本皆是“‘蜻蜓点水’式的旅游”。在英国读探讨生时期,他在和内地同学的交流中渐渐对内地发生了兴趣。“近些年内地进行得很好,咱感觉年青人在大湾区会有更多的进行机会。”
本年9月,李卓熹经过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入职普华永道,来到深圳从事征询事业。他的事业平常是帮助国家内部外的企业理解彼此要求,提供可以性方案达到彼此的合规性请求,推进商业合作。
“征询事业隶属高档效劳业,是香港的优势资产,也是深圳此刻鼎力进行的方向之一。”李卓熹说,“来到深圳事业,可行接近到好多内地公司,增添私人阅历。”
本年初,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经过就业计划获聘的香港大学毕业生将被派驻到大湾区内地都市事业,并可得到每月1万港元、为期第一长18个月的津贴。
深圳勉励用人单位落地实行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在深就业的香港青年可享受每人每月1000元国民币的生活补贴。截止日前,有约530名香港青年经过该计划来深事业。
与李卓熹一样,2021年刚达成大学学业的香港青年王肇聪也经过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加入qq并来到深圳事业,负责微信支付在港澳台地域的推广。尽管日前仅仅事业了3个月,但王肇聪感受曾经学到了好多新东西。
“咱的想法很容易,哪里有机会就去哪里。”王肇聪说,“金融一直是香港的强项,科技是深圳的强项。咱此刻做的事业跟金融相关,跟科技也相关,可行扩大本人未来职业进行的抉择体积。”
深圳塑造10家市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向港澳居民提供创业支持补助和创业担保贷款,持续推行执业、社会保证体制等方面的准则衔接,为港澳青年进行提供一系列便捷要求。为丰富港澳青年生活,深圳还组织交流运动,为港澳青年拓展友人圈搭建平台。
一系列措施下,越来越多的港青北上进行。来源深圳市人工资源和社会保证局的数据显现,在深参与公司职工养老保障的香港居民人口一年年提高。
随着港澳青年不停涌入大湾区,内地都市也在踊跃探寻与港澳的深度合作新形式。2021年9月推出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造全体方案》《周全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效劳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为港澳长远进行注入新能源、提供新体积、缔造新机缘。
为了给港澳青年北上逐梦提供支撑,前海搭建了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等平台,创业体积达12万平方米。现在的梦工场,已累计孵化创业团队共计549家,此中港澳台团队286家。前海公司共迷惑3652名香港籍能人。
“对香港青年来讲,前海是一种接近高新科技资产的窗口。”“95后”香港青年、深圳百迈技艺局限企业总裁助理罗元礼说。之前在香港的会计师事务所事业时,罗元礼便感触到了时期的“科技脉搏”,他因而抉择北上来到前海,转换赛道映入机器视线范畴。
“未来是科技的时期,创新的时期。”罗元礼说。入驻梦工场4年来,他所在的深圳百迈技艺局限企业曾经从7人进行到100多人。
大湾区内地9个都市,每个都市都有港澳青年留住的逐梦脚步。
在内地打拼20好几年的香港人林慧斌见证了内地经济社会的迅速进行,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赴内地进行。他创办的广州市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曾经为近200家港澳公司提供了创业扶持。
本年8月,由国务院港澳办会同国度发改委、科技部、华夏国民银行等部门构成的国度“十四五”规划宣讲团赴港交流,向香港青年发出邀请,欢迎港青到大湾区内地都市学习、就业、生活,勉励它们踊跃投身国度的建造。这让林慧斌大受鼓舞。
“国度派出宣讲团赴港,既是对香港青年的重视,也展现了对香港青年人的期待。”林慧斌说,“港澳青年买了解国度中长久进行的策略指标,在许多方向中寻到与本人职业进行相联合的点,乘势而上。”
4年前,“90后”香港创客吴嘉惠来打广州,准备在内地开创一番工作。现在,他创办的广州TIMETABLE大湾区孵化器曾经成为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的四个创业基地之一。在吴嘉惠眼中,大湾区的特异优势是庞大的市场潜力、改善的供给链和不停涌现的新商业形式。
在香港读书时期,吴嘉惠就最初创业,开设了实体教导中心和线上教导平台。没过多久,他就感触到了进行的“天花板”。“香港市场相对小而稳固,每个产业都有稳固的产业龙头,留给创业者的机会少许。”
毕业后,见到内地日新月异的进行势头,吴嘉惠下定决心到大湾区闯荡一番。日前,TIMETABLE最重要的聚集挖掘和培养科技类初创公司,孵化的少许名目曾经落地。他说:“新产业、新业态呼唤有创意、有干劲的青年更多地参加此中。”
澳门人黄书展曾经在大湾区的几个都市奋斗了20年。从最最初在东莞受雇于全家港资IT企业为跨地域办公的港资、台资公司消费者开通网站专线,到创办光联团体为内地公司向全中国扩展提供通信效劳扶持,黄书展实现了从就业到创业的转变。
眼看着营业量不停上升,黄书展却在2017年做了一种大胆的打算:放弃本来的国外软硬件合作伙伴,携手国家内部企业,运用软件定义广域网为消费者效劳。
这种打算曾让企业业绩一度跌落谷底。回头看当年的转行打算,黄书展其实不懊悔:“华夏市场是全球上第一大的市场,因而咱才打算把效劳公司悉数内地化,专注为内地公司提供效劳。”
现在的光联团体曾经成为大湾区内要紧的公司通信技艺效劳公司。黄书展以为,建造粤港澳大湾区为光联团体的腾飞注入了新动能。
“大湾区的特色便是港澳和内地的合一,咱们也在寻觅机会,看如何用咱们的技艺帮公司下降跨境网站效劳本钱。”黄书展正带领团队将营业拓展到北京、上海、厦门等地,他期待未来能够在大湾区有更多的机会。
更多热门话题关心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