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全球新闻在线

全球新闻在线 首页 热点新闻 热门话题 查看内容

穗深以后,谁才是广东“第三城”?

2022-1-7 14:19| 发布者: wdb| 查看: 59| 评论: 0|原作者: [db:作者]|来自: [db:来源]

摘要: 穗深以后,谁才是广东“第三城”?,更多宏观经济信息关注我们。

  相片来自:莞香花开

  1月5日,在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上,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在作汇报时显露,初步估计东莞2021年GDP将突破万亿元。这也意指着,东莞将成为全中国第24个GDP万亿都市,也将是继深圳、广州、佛山后,第四个破万亿的广东都市。若加上香港,粤港澳大湾区已有5座万亿级体量的都市。

  三个月前,城叔曾剖析过,作为生产业大市,迈入“万亿俱乐部”的东莞可能面对资源阻碍、转行乏力等诸多挑战。而在5日披露的一系列具体数据中,则进一步将东莞和佛山两种生产业大市进行形式的比拼摆上台面——

  一方面,虽然东莞GDP晚佛山一步破“万亿”,但常住人数更早突破千万,成为广东第三个“双万都市”。另一方面,也是更为要紧的一丝,东莞R&D经费支出占比提高至3.54%,名次全中国第七、广东第二;而国度高新技艺公司估计达7387家,居于省内地级市第一,两项生产业进行品质相干目标,均优于同为生产业大市的佛山。

  这为佛莞两市好几年的“相爱相杀”写下了新的注脚。关于全中国独一的“生产业转行进级概括改革试点都市”佛山来讲,东莞的“攻击”不容易说非是“当头棒喝”,揭开了GDP数字以下的隐忧。

  而不论关于佛山仍是东莞,乃至许多数生产业都市,新的思考体积亦被开启:面临两种迥异的形式,都市究竟应当如何进一步进行生产业?

  东莞的赶超

  东莞的“反超”有迹可循。

  早在2018年,广东社科院曾发表一份《2017年度广东资产转行进级指标数据评价探讨汇报》。汇报依据转行进级指标数据测算,按得分体现将广东21市分为4个梯队。此中,东莞和佛山同处第二梯队,东莞位于第5名,超越位于第7名的佛山。此中,在资产转行进级的能源转换、构造改良和提质增效三个维度上,佛山均居于第二梯队末尾。

  那时,有人对佛山“抱憾”掉队剖析指明,虽然佛山技改投资延续四年位居全省首位,但“量大”其实不等于“质优”,与其名次全省第二的规上产业总产值比较,比值则相对靠后。这形成的一种结果是,虽然当年东莞技改投资仅为佛山的六成,但资产转行进级成果却优于佛山。

  一个解释是,相关于佛山厚重的惯例生产业根基,“船大难掉头”,东莞更简单“轻装上阵”。数据显现,2018年,东莞规上产业公司单位数为7704个,而规上产业增添值仅为3904.6亿元。与之比较,佛山产业公司单位数为6206家,而规上产业增添值则达到4569亿元,单个产业公司的平均产值远超出东莞。

  东莞的转行速度,反过来亦改变了生产业“满天繁星、不见月亮”的局势。2019年,广东省生产业协会发表《2019年广东生产业500强公司探讨汇报》。与前一年比较,佛山降低44家至65家,而东莞增增添近一倍至73家,超越佛山名次广东第三。一年后,东莞再一次超越广州,以78家入围公司跃居广东第二;而依据全新发表的汇报,该数据已达98家,维持在全省第二。

  东莞“乘胜长驱”的另一面,则是佛山面临日渐显著的进行阻碍。

  两座都市统算年鉴数据显现,十年间,东莞产业增添值达到1.72倍的增速,而佛山仅增添54.5%。在曲线图上,两市仿佛将要迎接历史的“交汇点”。

  硬币的两面

  在外界看来,佛山和东莞一直代表了华夏生产业都市进行的两种形式。而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置探讨院总规划师马向明口中,二者的关连干脆体现在很强的“互补性”上。

  迥异的历史基因造就了两市截然不同的生产业特点。坐拥优越的航运节点,佛山很早就构建起深厚的生产业惯例,早在明清年间就被称为四大名镇之一。近代以来,顺德、南海又成为民族产业发源地之一。而直到改革开放后,得益于“三来一补”,临近香港、深圳的东莞才发挥出地缘优势,渐渐进行成“东莞塞车、全世界缺货”的全球工厂。

  广东省体改探讨会副会长彭澎曾对现在佛莞两市的生产业发展过对照剖析:佛山以原土公司为主,包括家电、金属制品、家具等,内生性更强;而东莞则以“三来一补”、外向型经济为主,受世界市场的作用相比大。

  而在不同进行路径下,也滋长出两市独具特点的市场。从单个公司来看,东莞公司全体上比佛山体量更小、外向型更强也更灵活。这导致的一种结果是,面临2009年金融危机冲撞,东莞经济遭到较大作用,不但当年一季度GDP在历史上初次显露负增添,且全年增速仅为5.3%。与之比较,佛山经济更为稳健,增速达到13.5%。

  佛莞两市就如硬币的两面。在不同历史角度下,发光面也在不停浮动。

  稳固的佛山一以贯之——在2020年佛山统算公报推出的范围以上产业最重要的产物中,代表佛山生产的小家电、家具、建材和服装依然占据半壁江山。而灵活的东莞则在不停寻觅新的进行重心——有媒体指明,尽管东莞依然不多有匹敌佛山的“超等明星公司”,但却造成了大批不为某一种资产而存留的配套公司。经济学家张五常曾指明,东莞产业区的优势在于没有数种产物皆可生产,况且造得好、造得快、造得廉价。

  面临生产业的转行进级要求,东莞形式正显示出相比优势。

  在《都市经济》(The Economy ofCities)一书中,著名都市探讨者简·雅各布斯曾对照英国曼彻斯特和伯明翰两座都市的进行形式。她发觉,以前要紧的纺织业中心,堪称“产业革命极致”的曼彻斯特,却在一种世纪后陷入经济停滞,“惨重落伍过时”;但比较以下“平平没有奇”,“无显著特长”的伯明翰,则成为现在英国仅剩的两个仍维持经济生机和繁华的都市之一。

  她剖析到,在曼彻斯特因一业独大而陷于浮沉时,伯明翰“大杂烩”式的经济体现出了更强的持久性。依据雅各布斯描画,经过“小业务”的进行,伯明翰的最重要的资产从马鞍和马车套具,衍生出各种五金和用具生产业,在此根基上,再次不停演变成鞋扣、纽扣资产、有色玻璃业、金属玩具、钢笔笔尖产业……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灵活成了东莞快速推行创新转行的一种要紧原因。而在此根基上,据马向明剖析,东莞还创新平台建造引领进行形式,以政府力量推行生产业高品质进行。

  往日的“佛山形式”也慢慢有了东莞的影子。2018年,佛山和东莞打开了一轮党政代表团互访运动。马向明提到,东莞建造松山湖国度高新园区,创新资源、科技效果、创新款公司等各样创新因素提速集聚,为佛山市规划建造三龙湾高档创新集聚区指出方向。而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则经过调研发觉,佛山公司在独具韧性的同一时间,曾经显示出灵活调转方向的可能。

  中心与边缘

  自然,同样不行疏忽的一丝是,东莞有着佛山所不具有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位于广东经济最为强盛的珠江东岸,东莞轮廓是经济大市取之不尽的各样资源。依据东莞市国民政府官网推荐,东莞“毗邻港澳地域,处于广州市至深圳市经济走廊当中;西北距广州市中心区59公里,东南距深圳市中心区99公里,距香港中心区140公里”。

  在此地利下,东莞能充分发挥本身灵活性发展周旋。而从往日的“三来一补”到现在的莞深合作,东莞也的确善于“借势打力”,撬动很大的进行可能。

  早在2005年,已推行“腾笼换鸟”的东莞最初与华为互动,描绘出松山湖的雏形,也勾勒出莞深合作的开始外部线条。今日东莞生产业的迅速转行,不容易说无深圳创新的助力——有报导显现,往日5年,越来越多的深圳公司走势东莞,仅长安镇上810家规上产业公司中,就有60家从深圳转嫁,深圳定单占比超越50%的公司有49家。

  而更要紧的一丝是,东莞“和而不同”,其实不十足依赖某一种都市发展进行。

  有媒体剖析,与早在10年前就最初筹划、被归入“大广州”的佛山不同,“左右逢源”的东莞并没有能被广州和深圳“据为己有”——“大广州”扩张不到东莞,深圳亦对其有心而没有力。“双不论”局势给东莞带来了充分的进行体积,而且在广深之争的格局中,它既能借势深圳,还能借势香港的力量。

  也是在这类特殊的环境下,学界最初论证一个新的可能。数年前,华夏都市经济行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提议,在珠江东岸,香港、深圳、广州等超等都市稠密分布,全世界罕见。若将其串联,恰恰组成大湾区经济进行的“中轴线”。在这条“黄金中轴线”上,广、深、港区别是北、中、南核,加上刚破万亿的东莞,有望成为引领大湾区经济进行的“主动脉”。

  相片来自:东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

  佛山则以另一个形式切入。就在上个月底,广州发改委对外发表《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进行规划(公布征集意见稿)》,此中提议,“展望2035年,广佛全域同城化根本实现”,并着重提到,两市都市进行浑然一体,资产构造有机互补,统一市场周全造成,公共效劳地域均等详细愿景。

  广佛合作形式在何种水平上可能加以借鉴?关于东莞乃至更多生产业都市而言,这将是另一种须要考量的难题。

  记者|杨弃非编辑|刘艳美孙志成 易启江杜恒峰

  校对|卢祥勇

本文首次发布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私人看法,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