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燃料》杂志 武魏楠
800好几年前,一代民族英雄岳飞带着“踏破贺兰山缺”的遗憾走势了风波亭。在漫长的华夏古代史中,宁夏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分界线,同一时间也意指着这边征伐不停,是一片动荡之地。
而此刻,山地迭起、盆地错落的宁夏不但依托着地下蕴藏着的丰富矿产资源进行起大批的产业,还依托着风能资源成为华夏新燃料进行的焦点地域之一。
2021年,宁夏电网联络线外送电量突破900亿千瓦时,达904亿千瓦时,创年度外送历史新高。此中,新燃料累计外送183亿千瓦时,创新燃料年度外送电量历史新高。
然则就在时间从2021年跨向2022年之际,宁夏首条直流外送工程——银东直流的外送省间电力买卖却遭遇尴尬的一幕:作为直流特高压“点对点”买卖的试点,银东直流的实质成交电量远不及原定电量额度。“假如依照校核以后的曲线,终归2022年1季度竞价买卖只成交5亿度电,落地山东以后,估计省内售电企业损失1亿元。”一位知情人员叮嘱《燃料》杂志记者。
与此同一时间,首批电力现货改革试点省份浙江忽然暂停了1月的现货试结算,据知情人员显露,背后的原因也与浙江外来电参加当地电力市场的难题息息相干。
地大物博的华夏实质上资源分布非常不匀称,风、光、水等可再生燃料聚集分布于西北、西南地域,而电力负荷又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域。在这样的资源禀赋特征以下,再加上“碳中和”策略关于可再生燃料的要求,意指着可再生燃料电力的跨地域、长距离买卖不可幸免,甚而是部分地域实现碳中和的要害要素。
往日6年,在新一轮电改相关电力市场化的改革中,省间电力买卖一直是未被太多触及的“禁区”。让送端电源“点对点”地参加受端省份的电力市场化买卖,国度发改委迄今只同意银东直流的一部分电量发展试点。在更多的省份里,外来电由电网企业同一购置,扮演着电力市场边界的角色。
在电力短缺难题爆发、电力改革提速推行、燃煤上网电价开放、工商业使用者周全入市的大背景下,惯例的省间电力买卖形式曾经难认为继,而新的买卖形式却迟迟未能准确。这也许将激发更多的难题。
1.交易双方都不称心的买卖
2022年元旦首尾的这十几天,参与了银东直流“点对点”试点买卖的山东省内售电企业心情就像是坐上了一趟不断翻滚的过山车。
“本来想着在银东直流上价值能比省内廉价一丝,可行多赚少许。”全家参加了银东直流买卖的售电企业负责人对《燃料》杂志记者说,“没料到还要面对这部分买卖损失的可能。”
在银东直流280亿度的输送能力中,180亿度电量由电网企业干脆采购,输送至山东电网。剩余的100亿度电量便是“点对点”(送端发电侧电源与受端使用者)干脆买卖试点。此中40亿电量是银东直流3个配套电源与使用者双边买卖,60亿电量则面向全个西北地域的火电和新燃料。
“在此此前,银东直流的外来电不论量是多少,皆是一种价值。但实质上对售电企业来讲无作用,由于省内也全是一种价值。银东直流的价值还相对廉价。”山东省电力市场的知情人员说,“可是在现货市场打开以后,就不一样了。”
山东省新燃料装机比重超越30%,可行说是名副本来的新燃料大省。此中分布式光伏在新燃料装机中又独树一帜,因而山东省调整负荷曲线造成了早晨、傍晚两个用电高峰,而除夜晚外,另有中午(光伏发电效力第一大时段)的另一种谷段。
截止日前,山东省曾经发展了屡次的现货延续试结算运转。从过往几次试运转的结果来看,源于光伏大发的作用,白天时段的山东电力现货价值普及偏低。
从银东直流的竞价买卖结果来看,发用双方都报出了0.4739元/度的顶格电价(山东省燃煤发电基准上网价值0.3949元/度,上涨20%以后的价值)。单从买卖价值来讲其实不算不测。映入2022年,电力供需情势和煤炭价值根本面全没有体现出显著好转的趋向,顶格上升20%的电力中长久价值差不多是各省的标配。
难题就出在了山东的现货价值上。关于售电企业来讲,与省内发电公司签的中长久价值却非终归的本钱。省内中长久+现货,终归的结算价值要低于0.4739元/度。
但送端省份的发电公司还不称心。由于银东直流的送电负荷曲线实质上是带调峰的。“容易地说,银东直流的准则曲线是在中午减送部分电量的。”熟悉银东直流的人员叮嘱《燃料》杂志记者,“是以中午便宜时段售电企业亏得少,但高价时段售电企业赚的多。”
因而这场发电侧、用电侧都不称心的神奇买卖就这样诞生了。在40亿电量的定向配套双边买卖中,发用双方终归的协商价值略低于0.4739元/度。终归的成交电量也唯有38亿度——低于原定的40亿电量额度。
然则谁还不会料到,很大的难题出在了那60亿的竞价买卖之间。这也是可能导致售电企业1亿元损失的干脆原因。
2.曲线被变动
60亿的年度电量,平均到每一种季度即15亿度电。“考量到春节停产的要素,1季度的出清电量大概是不到14亿度。”上述知情人员说,“可是没料到一季度的竞价出清以后,西北调整干脆把9点到17点白天时段以外的负荷曲线校核掉了。终归成交唯有5亿多度电。”
据《燃料》杂志理解,调整对买卖出清后的送电负荷曲线发展校核是寻常的操作过程。而砍掉部分时段的负荷曲线在过去也有先例。“2021年银东直流就被砍掉了部分高峰时段,但无本年那么大的范围。况且无现货的话,售电企业也就不存留太多损失的难题。”
2021年严峻的电力短缺难题可能是导致西北调整采用极其曲线校核的原因。作为送端,宁夏乃至全个西北地域看似电力装机容量比较于用电负荷是惨重过剩的,但实质上存留着不少祸患。源于西北地域新燃料装机比重较高,因而电网关于调峰的要求也更高。
从西北地域用电负荷来看,1季度的晚高峰负荷甚而还大于早高峰。西北调整干脆“截留”全个晚间时段的负荷,也确保了西北地域一朝遭遇晚高峰电力紧缺的概况,有充足的备用电源。
西北地域电力平安稳固供应更有保证了,但银东直流的发电与用电侧要受苦了。发电公司少了稳固的发电量,况且宁夏地域的上网电价没有疑要低于山东市场的电价(宁夏燃煤发电上网基准价为0.2595元/度)。用电侧的售电企业一下子缺少了本来高现货电价时段的盈利机会,只能在白天的低现货电价时段高买、低卖。这才有了估计的售电企业1亿元损失。
据山东电力市场相干人员猜测,西北调整如许极其的曲线校核背后的能源来源于送端的位置政府。而位置政府则可能是叠加考量了保证电力供应稳固的要素。不论原因如何,这一结果都给山东省内市场主体形成了相当大的震撼。
“校核结果出去以后大伙都很懵,不晓得延续会怎样进行。”全家售电企业负责人说,“另有传言说可能会从新组织买卖。”
赫然,从新组织买卖关于省间买卖的严肃性会是极大的打击。在元旦前山东方面出示校核不经过的意见以后,北京电力买卖中心陷入沉默,直到元旦以后,才算有了定论。
“依照银东直流的准则曲线出清,终归1月成交0.98亿度电。”山东省内知情人员叮嘱《燃料》杂志记者,“西北终归只给出了15万的送电负荷。”
从1季度挨近14亿度电,到1季度5亿度电,再到此刻终归1个月仅0.98亿度电。银东直流的“点对点”竞价买卖成交量直线跳水。况且日前也只解决了1月份的买卖难题,2、3月的买卖该怎样办尚没有头绪。“三四季度银东直流的曲线不太好,可能到时刻参加的售电企业更少了。”
银东直流“点对点”买卖的这幕大戏可谓是高潮迭起。临时落幕以后,让咱们把视觉再调转方向另一种外来电大省——浙江。
3.外来电逼停现货?
2022年1月10日,浙江电力买卖中心发表《省燃料局对于做好2022年度电力市场化买卖相干事业的补充通告》,此中准确划定了部分省外来电可行干脆与购电侧签约:“宁东基地煤电……参加省内市场化买卖,与电力使用者或售电企业签定市场化买卖协议。……皖电基地煤电与省内电力使用者或售电企业展开年度、阅读双边协商意向洽谈……”
这给了浙江省内售电企业当头一棒,由于在2021年12月10日印发的《浙江2022年电力市场化买卖方案》中写的很明白:“除保证居民、农业用电的保证性电源外,其余各样电源的省表里发电公司参加电力市场化买卖,保证市场内发用两侧可买卖电量范围配合。”
仅仅只往日了1个月的时间,统一个主管部门(浙江省燃料局)就改口给出了不同的政策。“况且宁东煤电和皖电基地的电量根本没剩多少了。90%都曾经被电网企业在2021年12月一口气打包买下。”浙江省内全家售电企业负责人无助的对记者说。
依照国度发改委的指令,浙江省在2021年12月发动了电力现货双边结算试运营。在这一次试运转中,浙江严刻遵照《对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告》(发改价值〔2021〕1439号)的指令,推进悉数的工商业使用者开放映入市场。
然则在工商业使用者悉数映入市场的同一时间,浙江省并未能够推进悉数电源映入市场。截止2020年,浙江省外来电在全社会用电量中的比重达到36.87%。而仅仅在2010年,浙江省的外来电比例还唯有9%。便是这样一种举足轻重的电源,且在2021年12月的现货结算试运转中无映入市场。这也就意指着市场内发用两侧可买卖电量范围显露了不配合的难题。浙江市场也就传出了“买不到电”的概况,甚而发生了“外来电干脆逼停现货试运转”的说法。
作为对外来电依赖水平较大的经济大省,浙江省在电力市场准则制订之初就考量到了外来电如何参加市场的难题。但在来源多方的重重阻力以下,浙江省的外来电始终由电网企业垄断购置。
在工商业无悉数入市的概况下,电网手中除了有保证性用电(居民、农业等)之外,另有大批的工商业使用者,外来电不愁销售数量。可是随着工商业使用者悉数映入市场,电网手中的电量却无降低,干脆导致了外来电没处卖,市场内使用者买不到电。
即使如许,咱们也没有办法容易得出“外来电干脆逼停现货试运转”的结论。浙江市场主体以为这一表述将繁杂的难题容易化了,况且也其实不明确。“现货暂停的最重要的原因仍是政府以为日前的进度太赶了,须要把中长久买卖等少许政策先理顺。”全家省内发售一体化企业相干人员叮嘱《燃料》杂志记者,“外电参加中长久买卖切实存留治理上的难题,但应当信任各方的智慧,预计现货很快会再次发动。”
4.矛盾与痛点
同为外来电比例较高的用电大省,浙江与山东遭遇的外来电困局必定水平上暴露了日前省间电力买卖存留的一系列有限性。
在银东直流的案例中,不论是电网方面仍是山东的市场主体,都显示难题的爆发使人遗憾。“站在受端的方位来看,使用者侧的利益切实遭到了损伤。”山东燃料主管部门里面人员对《燃料》杂志记者说,“但调整的做法,另有位置政府的考量也全是实切实在存留的难题。是以其实不能容易的将责任推给全部一方。”
实是上,山东省内的售电企业本人也要承受一部分责任。据理解,依照银东直流买卖准则,使用者侧实质上可行分时段发展报价。“但省内售电企业都习惯了本来的一口价按电量买卖的形式。没料到买卖结果出清后按时段校核了。”上述知情人员说,“现货要求下,中午的价值比0.4739元/度相当要低0.2元/度。5亿电量就干脆亏了1亿元。”
假如说用电侧的难题会随着市场经历的积累渐渐降低,那末发电侧的举止更多凸显了位置政府在当前准则下,面临电力短缺难题的无助。
在2020年和2021年国网宁夏电力企业的有序用电方案中可行发觉,虽然宁夏电力供给全体仍表现供大于求的局势,但地域性、时段性电力吃紧的局势仍有可能产生,宁夏电网电力电量平衡概况已由“电力电量富余”转变为“电量富余、部分时段电力存留缺口”的景象。
2021年9月份以后的全中国性电力短缺中,宁夏本地政府相干用电公司展开了20余次错避峰用电制造计划,但供需矛盾依然突出。考量冬季采暖用煤要求加重,发电厂电煤供给难题、煤质差导致发电效力降低、区外电力调剂下降等要素,加之用电负荷持续增添,估计今(2021年)冬明(2022年)春部分时段电力缺口约200-600万千瓦,全区电力供需情势非常严峻。
在这样的概况下,西北地域当然不会眼看着数百万千万的电源全力参加山东省的电力买卖,而放大当地的电力短缺风险。“这是对本地的居民、工商业,乃至经济进行负责的做法。”
发电公司更乐意参加受端省份电力买卖当然也没错。前文曾经说起,山东与宁夏的燃煤发电基准电价相差超越0.1元/度,即使是算上特高压的“渠道费率”,发电侧在山东市场的收益也显著更多。
“况且被留在本地的电源本来发电小时数要少好多。终归宁夏的电力要求局限,真实须要这点电源效力的时间段可能唯有迎峰度夏、冬季高峰等少数时间段。更多的时刻,火电机组要给新燃料发电让路,偶尔承受调峰效用。”
而浙江的案例则可行干脆宣判惯例的“网对网”省间电力买卖形式映入终结。工商业使用者悉数入市的概况下,外来电能否参加当地电力市场对市场内供需平衡发生了极大的作用,甚而可能左右市场价值。虽然有传言说浙江电力企业经过让与协议的形式,把多余的电量出卖给了售电企业。但这类某种意义上违背政策的做法,只能说是权宜之计。
5.省间买卖:动了谁的蛋糕?
看得出去,虽然“点对点”的省间买卖存留诸多难题,但仍是比此刻绝许多数的“网对网”或“点对网”省间买卖要进步些许。可银东直流依旧还不过“千顷地里一棵苗”的试点。
据《燃料》杂志据悉,在2021年12月23日的国度发改委会议上,国度燃料局与央企发电团体在谈及省间电力买卖时就提议更多地松开“点对点”买卖。但国度电网企业依旧表明了反对意见。
“关于电网来讲,省间买卖的大范围改革可能会发生诸多作用。”一位挨近电网的人员说,“从这点方位来看,电网企业不容易主动的改革省间买卖形式。”
起首最干脆的便是省间买卖电量会产生浮动。周全松开“点对点”买卖以后,甚么时间、买卖多少电量,都与电网企业没关连,却是发、用双方协商谈定。而这可能干脆导致现存的省间买卖电量下调。
“即使是对外电要求相比大的省份,也其实不是一年四季都须要外电的补充。”上述人员说,“通常夏季和冬季是外电要求的高峰,春秋季外电要求偏少。可是日前电网常常会在外电要求冷季也维持必定的外电比重。”
省间买卖电量的多少与直流特高压的应用率干脆相干。日前部分特高压线路的应用率无达到挨近100%的水准,即使是日前高应用率的线路,在开放“点对点”后,也可能在春秋冷季显露电量降低的概况。
而这就干脆激发了下一种难题——投资回报率下调。日前国家内部特高压线路建成投产许多不超越10年,还处在投资回收的阶段。省间买卖电量的下调干脆作用了电网相干收入。况且工商业使用者悉数映入市场后,电网没有办法再赚取差价电费,特高压收入来自仅为单一的输电费率。
特高压线路获批建造此前势必都有投资可以性汇报。但彼时电网收入构造相对更多,除了输配电价,另有峰谷电价下的交叉补助费率、售电差价。现在砍去了枝枝蔓蔓,输电价值可能独木难支。
浙江全家售电企业负责人叮嘱记者,浙江省电力企业打包了皖电和宁电以后,可能会经过挂牌市场出卖。“转卖电量可行让电网多一笔收入。本来峰谷电价的价差补助相当可行达到3分钱,单靠输配电价,电网的收入缺口可能弥补不上。”
最终,也可能是最要紧的一丝,“点对点”买卖准则的改善,意指着本来“买卖结果服从调整”的准则将来会浮动成为“调整服从买卖结果”。相似本年银东直流买卖显露的概况未来将不容易再显露。
这不但对电网的调整权力发生了挑战,在电力紧缺的大背景下,对位置政府也有着不小的负担。直流特高压常常装备了配套电源,还可能会有受端省份公司的参股,只是这点电源的调整权却归于送端地域。这类搭配形式在电力供应相对宽松的时代,尽管也偶有Bug,但终归仍是能达到皆大欢喜的水平。
可一朝电力短缺,资源关于位置政府就成为香饽饽,可是资源又会天然朝着价值更高的地域流动。这就造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但电力短缺是短期性的难题,不可能长久存留。假如从新映入电力富裕阶段,外送电的位置可能就会下调了。到时刻或许会显露送端想卖,受端却不愿买的概况。”电网里面人员说。
华夏坚强的大电网建构关于大范围的省间电力买卖是一种踊跃要素,可是电量输送份额如何从国度电网的同一调整到干脆买卖的转变,仍需厘清电网、发、售两侧的利益。物理接连便捷性的提高,也意指着电价在不同地域之中的趋同性在加强。唯有以行政命令和物理伎俩隔绝,不然发电资源必定更乐意抉择价值、收益更高的市场,继而渐渐拉近不同市场间的价值。
多元化的买方与卖方,这势必会是省间买卖不可逆的趋向。在这样的概况下,准确配套电源归属、界定好送端电源参加受端市场的边界水平,这是放在准则制订者眼前的当务之急,也是考验位置政府平衡短期利益与长久收益的要害点。电力体系改革改革便是变法,新法颁布须要立木赏金构建的信誉,假如由于短期事故老是暂时调度政策,终归势必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