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以上股权惨遭质押或冻结,亚太财险年终是否扭转形势由亏转盈?
文/ 程意
现在,好多房企纷纷围绕房地产,上伸下延、左扩右张,纵横交错试图为本人规划好一张转行路径图。的确,先见之明是未来平稳的必需前提,但有些房企“换思路”也存留许多风险,像“泛海系”即是最典范的例子。眼下,一边出卖产业,一边债务违约,“泛海系”实控人卢志强的“锅盖”曾经不足够使用了。
近日,泛海系麾下子企业亚太财产保障局限企业(之下简单称呼“亚太财险”)10.29%的股权被冻结,冻结期为三年,这次被冻结的股权为华夏民生信托局限企业(之下简单称呼“民生信托”)所持有。
但据《机构投资家》理解,民生信托是至今年年初才成为亚太财险股东之一,且民生信托现持有的亚太财险20%股权均是经过“以物抵债”形式从新华联手中所得。另外,剔除民生信托所持股份,亚太财险剩余的80%股权亦受到质押或冻结。
业绩上,从近几年亚太财险的经营概况来看,其净利润从2017年才由亏转盈,今后虽维持增添但增幅较小。本年前三季度,亚太财险始终处于损失状况,转眼就要年底了,其或以损失完毕本年。
前三季度净亏1.57亿
亚太财险的前身为香港民安保障局限企业深圳分企业,成立于1982年,于2005年获准改建为全中国性概括财产保障企业——民安保障(华夏)局限企业。在2011年,经原保监会批准,海航资本控股局限企业等多家企业结合受让企业100%股权,并更名为民安财产保障局限企业。2015年11月,新华联结合泛海等企业一起拿下民安财险100%股权,成为民安财险新的控股股东,次年1月便正规更名为亚太财险。
从2015-2020年的经营情况来看,亚太财险的保障营业收入是维持持续增添的,但净利润却在2015年和2016年为负值,到2017年才由亏转盈,后有增添态势。可是从本年前三季度的体现来看,亚太财险的保障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算不上亮眼,且净利润再为负。
此中,在2021年第三季度,亚太财险实现保障营业收入16.51亿元,同比二季度增添44.07%;实现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二季度的损失扩大4.45倍。截止2021年9月末,亚太财险的累计保障营业收入达43.75亿元,累计净利润为-1.57亿元。至于其本年净利润是否扶正,就看四季度体现了。
从偿付能力来看,亚太财险的三项看管目标均适合准则,即偿付能力达标。但值得注意的是,亚太财险在本年前三季度的焦点偿付能力十足率和概括偿付能力十足率均表现下降趋向。
民生信托“二股东”的来历
相较于业绩,更令外界关心的是亚太财险的股权难题。截止2021年9月末,亚太财险共5家股东,区别为武汉中央商务区股份局限企业(之下简单称呼“武汉中商”)、华夏民生信托局限企业(之下简单称呼“民生信托”)、亿利资源团体局限企业、重庆三峡果业团体局限企业、新华联控股局限企业(之下简单称呼新华联控股)。上述5家企业区别持有亚太财险51%、17.3%、15%、14%、2.7%。
但在10月29日,亚太财险公告称,新华联控股持有企业2.7%股权因一拍流拍,法院裁定相应股权抵偿民生信托。据此,民生信托以一拍保存价,经过“以物抵债”的方式取得亚太财险2.7%股权。至此,民生信托对亚太财险持股比重也将从17.3%提高至20%,仍为亚太财险第二大股东,而新华联控股则将退出亚太财险股东之列。
据《机构投资家》理解,民生信托之前所持的那17.3%股权,亦是经过“以物抵债”形式重新华联手中所得。
那时在2020年1月,新华联控股的下属公司新华联财务企业与湖南出版投资控股团体财务局限企业成交的两笔3亿元线上同业拆借营业产生逾期,被说起诉讼。2020年12月,法院披露将于2021年1月3日对新华联控股所持有的亚太财险17.3%股权发展拍卖,但一拍流拍。今后,法院裁定将新华联控股所持有的亚太财险17.3%股权以一拍保存价交付民生信托,以抵偿相应债务,民生信托也因此一跃成为亚太财险的第二大股东。可谓差不多同样的事,又重演了一遍。
处在债务漩涡中
实是上,亚太财险除了股权构造频繁变更外,其多数股权均处于被质押或冻结状况。自重新华联控股退出亚太财险股东行列后,剔除民生信托尚未取得看管批复的20%股权外,亚太财险80%的股权被质押或被冻结。
况且近日,因民生信托与上海假面消息科技局限企业产生业务信托纠纷,法院裁定查封、扣押、冻结民生信托的财产,限额4.12亿元,并向亚太财险送达《辅助执行通告书》。通告书最重要的内容为冻结民生信托持有的亚太财险10.29%股权,冻结期限为3年,自2021年11月3日-2024年11月2日止。至此,亚太财险有90.29%的股权受到质押或冻结。
股权质押本便是公司寻常的商业举止,况且与国家所有保障企业比较,民营保障企业的融资通道较为局限,企业股权是品质相对较高的质押,融资比率较高,是以在民营保障企业中股权质押是很常见的举止。
但假如个别股东有过于激进的质押融资举止,便会加大本身流动性风险,继而危及险企股权构造。是以也便是说,如若股东没有办法及时偿还债务,债权人可能经过司法伎俩处置质押股权,这将使亚太财险的股东产生变动。尤其是亚太财险的大股东武汉中商的股权也均受到质押,如若产生变动,必然会作用公司的经营治理,高管层也会产生变更。
据《机构投资家》理解,武汉中商是泛海控股股份局限企业(之下简单称呼“泛海控股”)麾下子企业。以地产起家的泛海控股,从2014年其便提议向涵盖金融、房地产等营业的概括性控股到市场企业转行。随后几年,先后取得证券、信托、期货、租借、互联网金融等执照,终归在2020年1月经证监会核准将其产业分类由房地产变更为金融业。
但近年来,泛海系曾经深陷债务漩涡之间,不但屡次被列为被执行人,还存留债券违约景象,这也让得其不得不变卖产业以缓和资金负担。虽然操作非常“花哨”,但其全体的风险仍不可小觑。而泛海系是否挺过这次危机,对亚太财险而言亦至关要紧。随后,《机构投资家》将持续关心。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74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74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责任编辑:于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