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保监会、福建等银保监局“连发”7则风险提醒,事关花费及理财
记者 黄鑫宇
“315世界客户权益日”将要来到。3月14日,银保监会客户权益庇护局(即“银保监会消保局”)发表了2022年第二期客户风险提醒,提示客户远离过度假贷营销陷阱,防范过度信贷风险。并就金融客户如何庇护本身合法权益、幸免掉入“假贷”陷阱,银保监会消保局提议三点提议。实是上,除银保监会消保局该则《对于警惕过度假贷营销诱导的风险提醒》外,记者注意到,3月14日统一日(截止13点03分),福建、陕西银保监局还发有6则金融花费、投资理财范畴的风险提醒。
起首,据银保监会消保局推荐,当前,信用卡、小额信贷等私人花费信贷效劳与各式花费情景深度绑定,必定水平上便捷了生活、减少了即时的支付负担,但客户若频繁、叠加运用花费信贷,易激发过度负债、征信受损等风险。近年来,时有客户投诉【映入黑猫投诉】反应过度授信、信用卡分期手续费或违约金高、暴力催收等。另外,少许商家诱导客户以贷款或透支形式预付费率,后因各式原因不行持续经营,导致客户不但没有办法享受本已购置的效劳,还要面对还钱负担和维权难题。
针对“诱导客户处理贷款、信用卡分期等营业,侵害客户知情权和自助抉择权”“诱导客户超前花费”“诱导客户把花费贷款用于非花费范畴”以及“过度收集私人消息,侵害客户私人消息平安权”等难题,银保监会消保局向金融客户“支招儿”,提议三点详细提议:
一是坚持量入为出花费观,合乎道理运用信用卡、小额信贷等效劳。银保监会消保局提示金融客户,依据本身收入水准和花费能力,做好收支筹划。合乎道理合规运用信用卡、小额贷款等花费信贷效劳,理解分期营业、贷款产物年化利率、实质费率等概括假贷本钱,在不高于私人和家族压力能力的根基上,合乎道理发挥花费信贷产物的花费扶持效用,养成良没有问题花费还钱习惯,树立科学理性的负债观、花费观和理财观。
二是从正经金融机构、正经通道获取信贷效劳,不把花费信贷用于非花费范畴。银保监会消保局提议,应树立负责任的假贷意识,不需要没有限制地超前花费和过度负债,抉择正经机构处理贷款等金融效劳。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下降贷款门槛、隐瞒实质息费准则等伎俩。尤其要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不轻信非法网站假贷虚假宣传,远离不良校园贷、套路贷等掠夺性贷款侵害。不把信用卡、小额信贷等花费信贷资金用于购置房产、炒股、理财、偿还其它贷款等非花费范畴。
三是提升庇护私人消息平安意识。银保监会消保局对此显示,金融客户在花费进程中要提升庇护本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认真阅读协议条款,不随便签字受权,注意保管好私人要紧证件、账号密码、认证码、人脸辩别等消息。不随便委托他人签定合同、受权他人处理金融营业,幸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一朝发觉侵害本身合法权益举止,要及时抉择合法门径维权。
同一时间,3月14日,最重要的针对金融花费范畴的风险提醒,据记者统算,福建、陕西银保监局共发表5则。
此中,福建银保监局区别针对“数字金融平安祸患”“互联网保障花费”以及“商业银行效劳收费”范畴存留的难题,发表了3则分类风险提醒;另外,福建银保监局与陕西银保监局还特别关心到青年团体和在校大弟子的金融花费难题,为帮助广泛青年团体树立科学理性的金融花费理念,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区别发表1则针对该团体风险提醒并提议提议。
对于投资理财,近年来也成为投诉与金融纠纷较多的范畴。福建银保监局今天还特别发表了《对于银行理财产物净值振动的风险提醒》。
据福建银保监局推荐,《对于规范金融机构产业治理营业的指导意见》(即“资管新规”)于2022年起周全落地实行。随着银行理财映入净值化时期,理财产物净值面对振动风险,理财收益十足取决于实质投资结果,原有的预期收益率不复存留。
因而,福建银保监局提示客户在投资理财时,应“谨慎抉择理财机构”“合乎道理抉择理财产物”同一时间“务必匹配理财‘双录’”。福建银保监局特别重申,资管新规的焦点内容就在于打破“刚性兑付”,往日银行理财产物承诺的相似“保本保息”“零风险”都成了往日式。关于客户而言,要培养长久、理性、科学的投资理念,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更多金融理财关心咱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