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李志伟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逸]华夏驻美国大使秦刚16日应邀向第25届哈佛华夏论坛开幕式发展视频致辞,他显示,中美应经过对话打破两国关连当前的僵冷局势。哈佛华夏论坛成立于1997年,是北美第一大、历史最悠久的由弟子组织的中美关连研讨会。25年来,该论坛邀请商、政、学届领袖精英各抒己见,着力于推进华夏与国与国之间的了解与合作。统一天,秦刚还出席了美国国度动物园举办的大熊猫抵美50周年庆祝运动。他在致辞中说,50年来,中美在大熊猫庇护探讨合作上不停取得可喜的成绩。这声明中美携手努力,可行办成有益于全球的大事。
秦刚在哈佛华夏论坛开幕式视频致辞中显示,哈佛大学有1000多名华夏弟子,是其第一大的世界弟子团体,也是中美人文交流的生动缩影。然则当前中美关连面对严峻繁杂的局势,误解误判的乌云在聚积,所谓“新冷战”的坚冰在凝结。
近期,中美在台湾难题、俄乌冲突等议题上不停交锋。本月早些时刻,拜登政府本年第二度宣告对台军售案。15日,美6名跨党派议员窜访台湾。与此同一时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等人请求华夏向俄罗斯施压,完毕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
秦刚16日显示,乌克兰危机促让人们对大国关连、世界秩序的反思。中美双方要展开愈加广大、深入、坦诚、开放的交流对话,用实是真相和真理的力量,打破误解偏见固化成的所谓“通常知识”,打破冥顽不化的政治正确,打破当前不适合两国利益、背离两人民意的僵冷局势。他祝愿本届哈佛华夏论坛能够集思广益、出谋划策,掀起又一场“头脑风暴”,帮助吹散误解误判的乌云,期望每位论坛参加者全能成为“破冰者”。
香港《南华早报》17日称,华夏外交官当天的发言表达,美国领导人和国会议员应当把要点放到改进中美关连和构建相信上,而非是听信少许“狭隘”的热衷于指责外界的美国人的话。
尽管中美两国吃紧关连在持续,但少许美人民众以为,两国之中的交流须要改进,双方须要更多的相互了解。16日举办的大熊猫抵美50周年庆祝运动便是一种例子。
1972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初次访问华夏,中方打算将大熊猫作为礼物送给美国。当年4月16日,大熊猫“玲玲”和“兴兴”抵达华盛顿。50年间,已先后有8只大熊猫在此生活过。日前,美国国度动物园生活着24岁的雄性大熊猫“添添”,23岁的雌性大熊猫“美香”和19个月大的雄性幼崽“小奇迹”。据园方推荐,“小奇迹”的体重已达121磅(约55公斤)。
4月16日,在美国国度动物园主管布兰迪·史密斯的陪同下,秦刚游览了大熊猫馆,看望了在馆的“美香”“添添”和“小奇迹”,并与史密斯一同为大熊猫食用的、有“50”字样的冰冻水果蛋糕上插上竹子制作的装扮品。
秦刚在运动致辞中显示,熊猫是友谊的象征,中美两国在大熊猫庇护方面的成功故事,是中美能够一同合作的好例子。不但仅在大熊猫庇护方面,中美在其它众多范畴也能够实现更多合作,让中美两国国民以及全球国民受益此中。
史密斯说,好几年来,美中两国在大熊猫保育方面维持良好沟通,一同挽救濒危物种,大熊猫便是两国可行密切合作的最好声明,也是接连两国国民的友谊使者。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这次庆祝运动迷惑了近两万名本地游客注册参与。游客们早早就等待在大熊猫馆外,饶有兴致地观赏大熊猫享用美食的情景。现场人首攒动,游客们尤其是孩童见到大熊猫兴致勃勃享用美食的情景,发出连连惊叹,纷纷照相留念。身穿印有大熊猫图案T恤衫的本地民众卡伦·希林叮嘱记者,她与友人们长久关心大熊猫的成长,很高兴大熊猫抵美曾经50年,也很高兴见到大熊猫庇护取得丰硕效果。本地民众克丽丝滕说,她十分喜爱大熊猫,并期待到华夏旅行。据理解,为匹配庆祝运动,华夏驻美大使馆在大熊猫馆外设立文化展位,向游客赠送大熊猫纪念品及相干书籍。使馆事业人士还现场展现书法技艺,教授游客撰写“小奇迹”“大熊猫”“五十周年”“友谊使者”等汉字。游客也排起长队,等待学写华夏汉字。使馆厨师专门制作了大熊猫形状的豆沙包,遭到现场游客的喜欢和热烈欢迎。
敲击映入主题:
中美关连 新闻热点精选
责任编辑:祝加贝 更多国家内部资讯关心咱们。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