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南昌4月19日电 题:“农民导师”站上高校讲台 新华社记者熊家林、陈春园 “没料到咱这种‘庄稼汉’竟有机会站上大学讲台!”手捧江西农业大学“大弟子创新创业导师”聘书,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种粮大户闵小明激动地说。他务农16年,感受当新款职业农民越发有奔头、有面子。 近年来,江西农大探寻将大弟子创新创业导师选聘事业由校内拉伸到田间地头,先后聘请了18位年龄在30岁至55岁之中的“农民导师”。它们享受副教授级课酬待遇,对接纳接着教导的农民和涉农不业余学院的高校学子展开辅导教学。 江西农大接着教导学院负责人张水发推荐,这点“农民导师”皆是来源江西各地的新款职业农民,包括不业余合作社带头人、家族农场主、农业公司负责人等,在创新创业和农业实践方面有满满的“干货”。 “农民导师”黄平正好江西农大授课。接受采访者供图 不少“农民导师”受聘前曾经是本地有名的乡下致富带头人。九江市彭泽县太平关乡白沙村曾是个资产根基薄弱的水库移民村,时任村干部的张爱芳等人引入瓜蒌资产引导村民种植,却因缺技艺,首批报名的20位农户一会儿后就有大半退出。 张爱芳并没有气馁,本人带头种植了8亩瓜蒌,其实不断优化品种和技艺,丰收后亩均收益超越5000元。眼见有赚头,村民们纷纷跟着种,张爱芳的合作社瓜蒌种植面积从开始30亩扩大到2万多亩,现在正好研发瓜蒌饮料、面膜等深加工产物。 昨年,张爱芳被江西农大聘请为大弟子创新创业导师。他说:“咱既把本人创业经验分享给弟子,也把高校行家的技艺常识捎回田里。此刻做农业光凭经历用老一套是不够的,更要讲科技。” “农民导师”张爱芳(左一)正好与学员讨论农业难题。接受采访者供图 放下裤腿讲课,撸起袖子下田。“农民导师”的授课讲台不但在高校教室,也会带着学员蹲在田里,手把手解惑传经。 “秋香姐,你来咱园里帮忙把把脉,怎样本年的果子特别小?”乐平市猕猴桃种植新手王艳平口中的“秋香姐”全名魏秋香。她既是“农民导师”,也是乐平市乡下大弟子创新创业协会会长。 魏秋香带着王艳平到示范基地游览,又来到她的果园实地指导施肥打药等。2021年,王艳平的果园迎接丰收,收益近百万元。 江西农大作物遗传育种不业余探讨生秦璐说,“农民导师”帮助高校学子和农学新人把视野从课本拓展到田间,宝贵的基层农业实践经历将为它们课题探讨和农业实践提供要紧帮助,更好推进乡下振兴。 更多国家内部资讯关心咱们。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