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向杲
记者依据华夏保障产业协会披露的全新数据统算,本年前三季度,险资举牌A股及港股到市场企业共3次,此中主动举牌仅1次,被动举牌2次。
接受采访行家以为,本年险资举牌次数不多的最重要的原因有:一是海表里权益市场振动加重,举牌后的不确定性提高;二是机构扎堆布置热点赛道产业,提高了险资举牌的难度;三是之前险资偏爱举牌低估值高分红的银行股,而本年以来险资对银行股的持股范围全体呈收缩态势。从趋向看,短期内险资举牌热情可能保持较轻水准。
险资前三季度仅举牌3次
前三季度,险资的3次举牌中,有2次为被动举牌。详细看,1月15日,前海人寿公告称,因其干脆持有的宝新金融经过实物分派宝新置地股份形式宣派和支付中期股息,前海人寿被动持有宝新置地7.77%的股份。7月12日,泰康人寿公告称,因京新药业注销股份,总股本缩减导致泰康人寿及其绝对行动人泰康产业合计持有京新药业的持股比重被动上升至约5.04%。
从主动举牌的案例来看,华夏太保7月15日发表对于举牌天齐锂业H股股票的消息披露公告显现,华夏太保与其两家控股子企业合计出资约10.21亿港元认购天齐锂业港股1244.54万股,占天齐锂业H股股本的7.58%。
全体来看,本年前三季度险资连续了昨年“消极”举牌A股及港股到市场企业的态势。2021年,险资全年仅举牌1次,且终止了2起举牌计划。从更长的时间跨度对照来看,据记者统算,2015年险资举牌次数多达36次;2016年至2019年举牌有所降温,次数区别为11次、10次、10次、9次;而2020年源于市场显露大批低估值、高分红的金融股、公用工作股,险资举牌热情回暖,举牌次数达23次。
就前三季度险资举牌次数不多这一景象,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探讨所所长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显示,险资本年举牌次数较轻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市场投资环境显露浮动,另外,机构扎堆投资热门赛道股等都对举牌有作用。
首都经贸大学保障系副主任李文中对《证券日报》记者显示,起首,自“宝万之争”以后,看管部门一步步修订改善了保障资金投资使用的看管准则,特别是《保障企业偿付能力看管准则(Ⅱ)》对聚集度较高的投资,提议了更高的最低资本请求,同一时间大幅提高了长久股权投资的风险因子,险资发展股权投资遭到的约束增添、资金本钱上升。其次,在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等要素冲撞以下,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遭到作用,险资在发展股权投资时愈加谨慎。
实质上,近两年一大量中小险企举牌热情持续降温,主动举牌的险企多为大型险企,这一方面与看管部门引导保障业回归主业,产业万能险保费增速持续下降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少许主打“产业驱动负债”经营形式的中小险企主动或被动调度经营战略相关。
短期举牌不会有显著浮动
行家以为短期内险资举牌的热情或将维持低迷状况。
李文中以为,“注重平安性自身便是险资的属性请求,短期内不会有显著浮动。对于险资发展股权投资的看管政策短期内应当还不会有大浮动。近期作用险资举牌的要素最重要的是疫情浮动及世界形势演变等。”
只是,从长久来看,日前险资对权益产业的配置比重较轻,未来险资不论是在举牌到市场企业的次数仍是配置权益产业上,均有较大提高体积。陈雳也显示,未来险资对权益产业配置提高体积较大。
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现,截止本年8月末,险资对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合计配置比重为12.5%,处于近三年的低点,未来险资经过举牌等形式布置权益产业的体积较大。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74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74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责任编辑: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