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相片:3月23日,武警西藏总队医院医生为一位藏族老阿爸量血压。新华社发(钱檬 摄)
材料相片:3月23日,武警西藏总队医院医生为病人诊断。新华社发(钱檬 摄)
武警西藏总队医院官兵数十年来视各族群众为父母,用真情为患者效劳,用真爱为患者排忧解难,把温暖送进雪域高原千家万户,先后被评为“全中国民族团结进步领先进步集体”“全中国拥政爱民领先进步单位”“全中国各族青年团结模范集体”。
“群众的难题,便是咱们的难题”
3月16日,2名群众抬着一位昏迷的藏族老人来到武警西藏总队医院急诊科门口。
“赶快抢救!”正好查房的医务处主任金峰快速布置医护人士对老人发展B超、抽血、透视等审查,初步诊断他患有惨重的肝硬化伴重度腹水、心衰等疾病,须要立即住院治疗。
这位名叫索朗坚才的孤寡老人已70岁高龄,无钱交住院费。
“咱们是效劳国民的医院。”医院院长张耀仓说。医院毫不迟疑地对索朗坚才发展治疗,并派1名护士发展特别护理。
索朗坚才病情好转后,医院党委又给他特批了1张无偿医疗卡,全院官兵还自发为他捐助了1万余元的生活费。老人拿着钱和医疗卡,眼里噙满了泪水。
为了让贫困群众有病能获得医治,医院专门开设贫困群众就医“绿色渠道”,对特困农牧民、民工住院就医减免10%的住院费;为特困孤寡老人、孤儿下发无偿医疗卡,看病全程无偿。近5年来,医院先后下发了110张“看病绿卡”,为贫困群众减免医疗费120余万元。
8年前,藏族妇女卓嘎吸收道大出血,被送到医院时曾经休克,很需要输血抢救。但医院那时无备用血。
“咱是O型血,抽咱的!”医务处主任杜安春当即挽起袖子。随着400毫升O型血的输入,卓嘎得救了。
“咱身体里流着武警的血。”出院后的卓嘎逢人就讲:“武警医生给了咱第两次寿命!”
“把患者的病痛当作本人的病痛,把群众的难题当作本人的难题。”医院政委吴登云说。这是武警西藏总队医院效劳各族国民群众的理念。
26年前,医院收留民孤身的珍曲,给她布置了住房,每月发给她300多元生活费。从此,珍曲就成了医院官兵的“亲人”。
随着年岁变大,珍曲时常生病。医院官兵经常上门给老人看病送药,审查身体。官兵们还自发地每天轮流照顾老人,一日三餐端茶送饭,帮她擦身子、剪指甲、理头发。
2007年12月20日,珍曲老人突发疾病去世。医院又拿出专项经费,依照老人的遗愿,为她举办了藏族惯例葬礼。
“哪儿有生病的群众,就到哪儿去治病救人”
2004年夏,医院巡诊医疗队翻过海拔6400多米的桑木那山,穿越500多千米的“没有人区”,路程1500多千米,到达阿里普兰县,走村入户,为1200多名农牧民群众送医送药。
一天,医疗队理解到距离普兰50多千米的位置,有一位70多岁的孤寡老人阿旺桑珠生病,便立即赶去为他看病。
在本地群众的引导下,医疗队终归寻到了老人。这时,老人已全身浮肿。量血压、测体温、打针输液……医疗队员为老人开展了治疗。在离开普兰县时,医疗队专门指派藏族队员次仁罗布留住,坚持每天给老人打针喂药、送水送饭。半个多月后,老人渐渐规复了健康。
“哪儿有生病的群众,就到哪儿去治病救人。”好几年来,医院先后派出巡诊医疗队600余批次,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雪山600余座,深入西藏各地(市)940若干边远乡下,为农牧民义务巡诊30余万人,抢救危重病人2430多人,无偿下发价格240余万元的药品。
2008年9月7日,拉萨市城关区吉崩岗居委会17岁的姑娘普珍,突发结核性脑膜炎,高烧昏迷。通过医院3天的全力救治,普珍终归被抢救过来。
普珍的父母没事业,弟弟在读小学,一家靠政府下发的低保金保持生活。医院为她减免了2万多元的医药费,还给她下发了一张无偿医疗卡。
康复出院的普珍,在拉萨全家藏药企业当推销员,每月能给家里补助四五百元的生活费。
5年前,医院医疗队巡诊时发觉尼木县医疗要求相对落后。为这,医院向这种县国民医院赠送了价格20余万元的医疗设施和药品,对医护人士发展帮带、培训。它们还把全区超声技艺人士请到医院发展学习培训,邀请国家内部超声界知名行家授课,为西藏培训出超声技艺骨干60多人。
几十年来,它们为了让现代医疗技艺惠及各族国民,先后为西藏各地医院赠送了价格400余万元的医疗设施,培训医护人士1200多人次,下发医疗知识宣传单27万多张。
“有1%的期望,就要尽100%的努力”
2008年11月3日,19岁的藏族女孩拉姆因一氧化碳中毒,昏迷9个多小时,并发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奄奄一息的拉姆是独生女,也是一家生活的支柱。
“有1%的期望,就要尽100%的努力。”医院副院长李仁勇说:“抢救一种寿命便是抢救一种家族的美满!”
医院立即组织行家会诊,制定抢救方案,采用高压氧协助治疗的方法,通过延续4昼夜的抢救,硬是把拉姆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无留住全部后遗症。
2005年,6岁的姑娘央金不慎掉进2米多深的粪池,被送到医院时曾经窒息。看着身上和嘴里满是粪便的小央金,值班医生格桑旦增无丝毫犹豫,马上实行人力呼吸,帮央金吸出鼻腔、口腔里的粪便,挽救了她幼小的寿命。
1997年12月,那曲地域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雪灾,通往各地的公路被大雪封断,数千名群众被冻伤冻病。
灾情便是命令。医院快速成立抗雪救护医疗队,连夜冒着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赶到受灾最惨重的安多县,开设了第一种医疗救护所,首先开展救援。
一天,措马乡60多岁的牧民阿旺被惨重冻伤,突发上吸收道出血。
医疗队医生格桑次登、玉梅,迎着风雪赶到措马乡,和官兵们一同用担架抬着阿旺老人,踩着半米多深的积雪,步行2个多小时,将他抬到救护所,挽救了他的寿命。
几十年来,医院先后参与了易贡泥石流、当雄地震、山南雪灾等灾害的抢险救灾的救护事业,诊治伤病群众4700多人次,用忠诚托起雪域高原各族群众的吉祥安全。
2000年8月17日,日喀则地域江孜县突发特大山洪。患肝硬化腹水20多天的牧民洛桑加措,因公路被洪水冲垮而没有办法到医院治疗。
抗洪抢险医疗队的医生次仁罗布、格桑丹增、格桑次登轮换背着洛桑加措,冒着随时被泥石流冲走的危险,趟过齐腰深的河水,将他转送到医院发展无偿治疗。
当抗洪部队和医疗队医护人士撤离时,日喀则市万余名各族群众夹道欢送,哈达献了又献,青稞酒敬了又敬,表明对子弟兵的感激之情。?
?
(责编: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