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市场又最初折腾了。昨年一度疯狂上升的价值,现在却一头向下栽。以昨年年底风头最盛的缅甸花梨为例,该品种昨年身价翻一倍,但随着市场炒作告一段落,现在不得不面对游资抽离、价值大跌的窘境,春节首尾的两个月内,价值曾经缩水了近三成,木料价值降了近三成。
昨年下半年,缅甸花梨(学名大果紫檀)价值上升太快,厦门不少红木商加大了储存囤货量,可谁也没料到,开年后,红木遭遇了滑铁卢。“春节前就最初回落了,比高峰时大约缩水30%。”昨天,福建收藏家协会厦门分会家具专委会主任彭建楚叮嘱导报记者,缅甸花梨日前的行情均价大约在2.2万元/吨,而昨年年底,缅甸花梨最高时均价挨近3万元/吨。
彭建楚推荐,昨年年初,缅甸花梨的入关价值为八九千元一吨,国家内部市场价依照尺寸规格不同,每吨在1.1万元到1.5万元之中。6月,随着大红酸枝的上涨,缅甸花梨也跟涨,到昨年年底,大红酸枝停涨回调,而缅甸花梨再一次冲高,价值比年初曾经翻倍。只是,厦门红木商也显示,从木想到末端家具的价值传递,要三四个月,昨年缅甸花梨家具大约涨了20%,跟日前回落后的木料价值相配合,是以,此刻木料价值的下跌暂不会对末端家具发生作用。还是游资在作怪。
缘何新年伊始,红木市场便遇上闹心的行情?业内人员看来,皆是游资惹的祸。
大红酸枝和缅甸花梨在往日一年暴涨,除了政策面的刺激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游资关于“第二梯队”红木的炒作。红木商郭男士显露,在缅甸花梨价值上升最猛烈的时代,市场上在流转的货源中唯有两成会到寻常的买家或许公司手里,剩下的根本不会映入制造范畴。
厦门高骏红木相干负责人黄山坦言,昨年下半年,大批非红木产业的资本流入市场,光他认识的几个北京商家,就有几千吨的囤料,“入货今后,它们就把红木放到那,不做家具还不出手,就等着价值往上升”。游资疯狂入市的同一时间,市场稀缺的传言也愈演愈烈。昨年6月,新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世界贸易公约》正规生效实行,缅甸方面推出称本年4月将停止原木的出口。
可是,正当行情火热,少许红木商恐慌性购置和囤积的时刻,一大量缅甸花梨忽然显露在市场上,让得火热的行情急转直下。“据咱理解,仅广东市场就有近万吨原资料进港,价值当然也最初狂泻。”业内人员说,这此中,就有差不多数量游资撤离的“功劳”。市场面对新一轮洗牌
实是上,近年来,红木市场一直都伴随着“过山车”似的行情。2007年暴涨,2008年暴跌,2009年下半年又最初走强,2010年暴涨,2011年10月今后又最初回调,最重要的品种屡屡成为游资的炒作对象,而这一轮的炒作,令红木市场“很受伤”。“这一两年来,红木家具商的日子原本就不太好过,原料价值噌噌上升,末端家具却只能以价换量,原资料这一涨一跌,那一些减价出手成品家具、回笼资金囤原料的商家,等回过神来,恐怕也只能恨本人没沉住气。”郭男士说,暴涨暴跌之中,红木产业的门槛没有形间提升,红木产业新一轮洗牌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