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全球新闻在线

全球新闻在线 首页 文化资讯 艺术文化 查看内容

山东百年考古:从动摇“华夏文化西来讲”的城子崖看起

2021-7-8 11:36| 发布者: wdb| 查看: 43| 评论: 0|原作者: [db:作者]|来自: [db:来源]

摘要: 山东百年考古:从动摇“华夏文化西来讲”的城子崖看起,更多文化艺术分享关注我们。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要紧发源地之一。1928年,时任教于齐鲁大学的吴金鼎考查了城子崖遗址,打开了山东考古的先河。从城子崖的发觉和挖掘最初于今,山东考古历经百年进行历程。在这百年中,山东地域曾经建立起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的完整的考古学文化进行序列。7月6日,筹备已久的“山东考古成就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幕,200余件山东地域出土的要紧文物同一时间展示,讲述从城子崖遗址的发觉和挖掘于今,不少文物是初次对外展出。

城子崖国度考古遗址公园鸟瞰

1928年,时任教于齐鲁大学的吴金鼎考查了城子崖遗址,打开了山东考古的先河。城子崖遗址的挖掘,是华夏国度学术机构、华夏考古学者初次对史前遗址发展有计划、有目的的大范围挖掘,这一次挖掘发觉并命名了龙山文化,发觉了华夏第一座史前城址,出版了华夏考古学的第一部田野考古专刊《城子崖——山东省历城县龙山镇新石器时期遗址》。城子崖挖掘动摇了“华夏文化西来讲”,在华夏考古学进行史上具备路程碑的意义。城子崖遗址因而得到“华夏考古圣地”的殊荣。城子崖遗址,属新石器时期(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100年)城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龙山村东北,巨野河东岸、胶济铁路的北侧,总面积为22万平方米,可分为周代城址、岳石文化古城、龙山文化古城上中下3层,出土有陶器、石器、蚌器和少量铜器,该遗址的发觉为探讨华夏五千年文明史提供实证。

吴金鼎(左)与梁思永(右)

从城子崖的发觉和挖掘最初于今,山东考古历经百年进行历程。在这百年中,山东考古事业者做了诸多开创性的事业,培育了大量考古能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7月6日,筹备已久的“山东考古成就展”终归和公众见面。在这场展览中,观众也许能够寻到埋葬在光阴与黄土中的神秘谜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百年来,通过一代代考古人呕心沥血的挖掘探讨,日前山东地域曾经建立起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的完整的考古学文化进行序列。山东百年考古展沿着各个史前文化确立的时间线,追溯文明起源和进行的历史脉络。

玉覆面

展览现场

铜提梁壶

一、龙山文化,推翻华夏文明西来讲

龙山文化遗存分布图

20世纪30年代,“华夏考古圣地”章丘城子崖遗址的挖掘,打开了山东考古的先河,也实证了华夏文明薪火相传的悠久历史。

城子崖遗址1930年代挖掘探方布方示意图

在城子崖遗址中,咱们发觉了距今40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声明以山东为中心的东部沿海一带,存留着一支土生土长的华夏文化,它以磨光黑陶为典范器物,是与彩陶文化十足不同的文化体系。1934年,华夏第一部田野考古汇报《城子崖》出版。今后,日照、济宁、聊城等地先后挖掘了大量龙山文化墓葬,进一步加深了学界对龙山文化的分期分区探讨,而且,在此根基上,山东考古学者建立了华夏文明起源的“都、邑、聚”理论,于今仍在华夏文明起源探讨中发挥着指导效用。

城子崖遗址博物馆

龙山文化是山东最早发觉的考古学文化,与华夏文明起源探讨紧密相联。它的发觉和确立为我们国家古文明原土起源说提供了考古学上的确凿证据,从基本上推翻了华夏文化西来讲,在华夏考古学进行史上有路程碑式的意义。二、大汶口文化,实证五千年文明

大汶口文化遗存分布图

1959年,为匹配津浦铁路复线工程,考古学家在山东泰安大汶河南岸的堡头村西,挖掘了133座史前墓葬,随葬品丰富而精美。1962年,曲阜西夏侯遗址的挖掘,从考古层位上确定了此类遗存早于龙山文化,1964年,时任华夏科学院考古探讨所所长夏鼐男士提议“大汶口文化”的命名。考古挖掘效果显现,大汶口文化时代农业经济进行快速,手产业制作技艺也日趋精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显露了多处面积达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平方米的地域性中心聚落,海岱地域社会繁杂化、文明化流程最初提速。大汶口文化陶文的发觉为研究华夏文字的起源与进行、中华文明起源等重要历史课题提供了极端珍贵的实物材料。

大汶口文化陶文

大汶口文化的发觉与确立,是新华夏考古学进行中最要紧的获利之一,解决了龙山文化的渊源难题,把山东新石器时期文化由龙山文化前进拉伸了1500余年。三、岳石文化,确认龙山文化的去向

岳石文化遗址分布图

1973年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不业余挖掘了泗水尹家城遗址,提议了“尹家城第二期文化”的命名,初次区别出了位于龙山文化和商文化层之中的岳石文化层。1979年,华夏社会科学院考古探讨所挖掘牟平照格庄遗址,为该类遗存的认识增加了新材料。1981年,严文明男士提议了岳石文化的命名并获得认可,岳石文化是夏代至商早期分布于海岱地域的考古学文化,它的发觉准确了龙山文化的去向,填补了山东龙山文化和商文化之中的空白。四、北辛文化,寻到大汶口文化的来自

北辛文化最重要的遗址分布示意图

1978至1979年,社科院考古所山东队和滕县文化馆挖掘了北辛遗址,发觉了早于大汶口文化的北辛文化,以后两者的关连渐渐清楚,不但为大汶口文化寻到了来自,也使山东史前考古学文化进行序列往前提了1000年以上。距今7000-6000年首尾的北辛文化时代,农业经济获得较快进行,地域内人数数量也有较大增添。从文化交流方面来看,北辛文化与南方环太湖地域的马家浜文化、黄河中游地域仰韶时期早期的半坡文化之中,曾经最初了文化上的交流和互动,从而加速了各自文化进行的步伐。五、后李文化,觉醒8500年前的历史

后李文化最重要的遗址分布示意图

20世纪80至90年代,山东省文物考古探讨所连续发觉了大批以临淄后李一期、章丘西河、章丘小荆山等为代表的新石器时期遗存,继而提议了后李文化的命名。后李文化的发觉,将山东地域的史前文化提早至距今8500年首尾,使山东史前文化序列更为完整。近年来,山东大学东方考古探讨中心、山东省文物考古探讨院等单位结合对后李文化时代的炭化黍、炭化稻等植物遗存发展了探讨,为山东地域旱作农业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证据,也让黄河流域早期稻作农业的范畴进一步北扩。六、扁扁洞与张马屯,万载神州有遗迹

扁扁洞最重要的遗址分布示意图

2005年夏,山东省文物考古探讨所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探讨所合作挖掘了扁扁洞遗址。沂源扁扁洞遗址的发觉和挖掘确定了山东地域1万年首尾的有陶新石器时期遗存。张马屯遗址通过碳十四测年,年代为距今9000年左右,比后李文化遗存早了约1000年,代表了后李文化早期或早于后李文化的海岱地域早期新石器时期遗存。这两处古老遗址的挖掘,填补了山东新石器时期早期文化的空白,并为黄河下游的新石器时期文化起源提供了要紧线索。

展览现场

万载风沙,沧海桑田,遍布齐鲁山河的遗址,如同远古先民为咱们埋下的一种个大型考古“盲盒”,在考古事业者们手中,从新绽放出隶属那个时期的鲜明而生动的色彩,将遥远模糊的古老传说变成了可触碰、可视证的真正历史。从章丘城子崖的发觉和挖掘最初于今,山东百年考古事业一路走来,不但为中华文明的探寻探讨奉献了力量,也在其它方面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展览海报

“山东考古成就展”由山东省文化和旅行厅、山东省文物局主持,山东省文物考古探讨院、山东博物馆承办。追溯文明起源,探索齐鲁文化的深切底蕴,咱们或许能从展览中寻到谜底。展览名称:“山东考古成就展”展览时间:7月6日——12月6日展览地点:山东博物馆(本文概括梳理自山东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济南时报、齐鲁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