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全球新闻在线

全球新闻在线 首页 文化资讯 艺术文化 查看内容

在“图像树林”中乘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表现“树,树”

2021-7-9 10:41| 发布者: wdb| 查看: 46| 评论: 0|原作者: [db:作者]|来自: [db:来源]

摘要: 在“图像树林”中乘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表现“树,树”,更多文化艺术分享关注我们。
“植物性渗透于人性中,树木是全部体会的起源。”正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一面展墙上所写,展览“树,树”(Trees)将人和树木置于平等位置,让观众在“图像树林”中“乘凉”的同一时间,聆听植物本人的故事。7月8日,展览“树,树”(Trees)对外展出,《全球新闻·艺术点评》在现场见到,展览经过表现逾30位/组国家内部外艺术家涵盖绘画、摄影、影像、装置、手稿等不同方式的200余件作品,重申“树”在地球进行及生态体系中所扮演的要紧角色,并揭示它的智慧和能量。在一场夏日暴雨中,位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新展“树,树”将大家带入另一个“气候”。从亚马逊原住民艺术家的创作,到建筑师规划的森林都市,展览经过30位/组国家内部外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将“树”视为与人类处于平等位置的寿命体,以一个去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看待人与树之中的共存互生。

“树,树”展览现场

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简单称呼PSA)七楼的展厅外,艺术家约翰·杰拉德(John Gerrard)的影像装置《烟雾》拉开了展览的序幕。作品展现了一棵由烟雾构成的大树,在模拟现象中,人类运动的释放物与当然的生息相联合。这件作品仿佛也与展览馆外那根标记性的“大烟囱”造成了呼应。在展览的开幕论坛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说道,“见到那根165米高的烟囱,咱忽然感觉它好像是一棵无树枝、唯有树干的树,它本来便是一种达成了所谓人类进步任务以后的产业化石,化石本身的寿命没有办法再接着运作,却包涵了寿命全部的秘密,咱想在产业遗迹的美术馆用此时现在的故事去编织新的回想。”

“树,树”展览现场

实是上,这次展览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的又一次合作,之前它们曾合作策划展览“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陌生风景”“石上纯也:自由建筑”以及“让·努维尔:在咱脑中,在咱眼中……归属……”。两年前,展览“咱们,树”在巴黎举行。在巴黎展览的根基上,这次新展加入华夏艺术家黄永砅、胡柳、张恩利的作品,以及意大利建筑师斯坦法诺·博埃里(Stefano Boeri)及其上海团队体会式装置。从“咱们,树”到现在的“树,树”,龚彦解释道,名称的浮动意指着人关于树的致敬,“这两个字是人和树的对望,也是个体对大当然的凝望,不论是华夏的文人画,仍是西方文艺复兴,一直到十七世纪的风景画里,咱们能够强烈地感触到咱们在树的身上所寄托的情怀和精神,以及当然科学给艺术家带来的没有穷想象和灵性。”与此同一时间,“树,树”也代表了这种展览本身从巴黎到上海的一段历史。

“树,树”展览现场

风景和肖像

法布里斯·伊贝尔,《传记景观》,2013,布面口红、木炭和油彩画,300 x 700 厘米。艺术家收藏。 ? Fabrice Hyber / ADAGP, Paris 2019,相片 ? Marc Domage。

走进展厅,全球新闻记者起首见到一幅庞大的画作,不过相较于通常的绘画,仿佛更像是大型的手稿和日记。土壤、树木、山坡、房屋,在这点当然景观的缝隙中夹杂着不同言语的文字,显露出艺术家的消息。依据现场导览的推荐,画面右侧的一种“停止”符号意指着艺术家法布里斯·伊贝尔(Fabrice Hyber)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抉择停顿调度。因而,体积的搬动变成了时间的推移,而当然景观则成了艺术家的自画像。“咱感觉树不但描画了风景,有时刻,咱从左到右创作一幅作品,经过这幅作品重塑了咱的人生,这也是绘画给咱带来的一个人生的可能性。” 伊贝尔在展览的开幕论坛中推荐道,在他看来,树就和文字一样,都可行用以描画全球和人的存留。

张恩利,《老树(五)》,2014,布面油画,300 x 250 厘米。 ?Zhang Enli

在艺术家张恩利的画中,树木以另一个方式同人的寿命相连结。关于张恩利而言,物体中总是蕴含着人的踪迹,于是静物常常也是肖像。在这次展览中,他试图以四张《老树》描绘一组老人的肖像:无叶子,饱经沧桑的树干以不同的形态展现来自己的性格,似乎渴望向观众讲述本人的经验。而在另一位华夏艺术家胡柳的绘画中,稠密的铅笔线条将海浪、树叶和光影混合并隐藏,在隐约中使人料到外部风景和人的心里风景。

路易斯·泽尔比尼,《世间万物》,2018,布面丙烯画,250 x 361 厘米。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收藏,巴黎。? Luiz Zerbini,相片 ? Pat

艺术家路易斯·泽尔比尼(Luiz Zerbini)将树所能描绘的风景指到大家的集体回想。在展览现场,泽尔比尼在一件包涵树木在内的大型装置四周表现了本人的油画作品。位于中央的树木装置像是大家平常发展集中运动的场所,而在它的四周,梦境和现实正好上演,从“美满天堂”到残酷的大屠杀,泽尔比尼关于巴西集体回想发展了特异的探寻。

路易斯·泽尔比尼,《世间万物》,2018,布面丙烯画,250 x 361 厘米。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收藏,巴黎。? Luiz Zerbini,相片 ? Pat

不同于展览中的多半创作,巴西艺术家阿丰索·托斯特(Afonso Tostes)并没有干脆描绘树的造型。在一面展墙上,陈列了他用收集的废弃农具制作的一系列作品。他们呼应了展厅中显露的另一句话:“世上无纯粹的人性,植物性渗透于人性中,树木是全部体会的起源。”因此开展,雕刻的木柄使人联料到人体的骨骼与树木的枝干,而用具自身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人类身体的拉伸。在白色的墙上,这点整齐排列的“用具”便成了一首对于人和当然的诗。部落艺术家与“素人艺术家”在展览“树,树”中,绘画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而此中有好多作品也许难以被纳入艺术史的典范分类中。这点作品由全球各地的部落居民或者在部落中生活过的学者与艺术家创作,近距离地展现了树木和当然的模样。

约瑟卡,《Hai hi》,2019,纸上铅笔和毡尖笔画,32 x 40 厘米。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收藏,巴黎。? Joseca。

约瑟卡,《Rio kosi》,2018,纸上毡尖笔画,32 x 40 厘米。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收藏,巴黎。? Joseca。

亚诺玛米人生活在巴西亚马孙地域最北部,为了阻止淘金者入侵它们的土地,亚诺玛米人以描绘树木和部落生活的绘画让全球理解本地的惯例和生活形式。巴西言语探讨学者约瑟卡(Joseca)在2000年初成为亚诺玛米的第一批卫生事业者,与此同一时间,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他曾创作动物木雕,并对绘画发生兴趣。在这次展览中,约瑟卡的一系列绘画描绘了森林中的平常生活情景,以及在神话故事和萨满圣歌中听到的人物、地点与情节。来源北亚诺玛米萨诺马部落的卡勒彼·萨诺马(Kalepi San?ma)在探讨萨诺马语书籍的进程中关于绘画发生兴趣,他的创作灵性来源对森林的密切观看,尤其重申植物和动物之中的关连。萨诺马从土著与非土著文化中汲取营养,向大家展现部落中真正的生活。

穆罕默德·汗作品,展览现场

伊朗艺术家穆罕默德·汗(Mahmoud Khan)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他的家乡伊朗北部吉兰省遭受着大范围的森林砍伐,而穆罕默德·汗以浓烈的色彩和嚣张的造型描绘了他眼中家乡的植被和动物,密密麻麻的树木与张着嘴的深色鸟儿和谐而富有冲撞力地占据着画面,似乎从纸上一跃而出,映入咱们的全球。另一边,同样自学成才的巴西艺术家桑蒂迪欧·佩雷拉(Santídio Pereira)展出了一系列木刻版画,直观的线条形状与鲜明的色彩使人联料到马蒂斯的绘画。值得一提的是,展览并没有对所谓的异地文化发展猎奇或窥探,却是让作品去展现自身。

桑蒂迪欧·佩雷拉,《没有题》,2017,木刻版画,180 x 160 厘米。个人收藏,巴黎。? Santídio Pereira 相片 ? Jo?o Liberato。

重述“树”的权利实是上,树木不单是艺术家的灵性来自,也是不少现实议题的构成部分。除了艺术家,展览集中植物学家、哲学家、建筑师等,它们在不同的范畴与“树”结成了纽带,将树视为构成和改变现实的要紧部分。意大利建筑师斯坦法诺·博埃里(Stefano Boeri)以装置和影像表现了其著名的“垂直森林”实践,日前他正好华夏柳州设置一种都市森林名目,建筑将十足被植物和树木掩盖。在展览中,博埃里展出了他的《垂直森林法规》,在他看来,经过将植物有机地镶嵌都市高楼之间,能够放大都市生物多样性,并应对生态与气候危机。

《森林都市》? STEFANO BOERI ARCHITETTI。

建筑师常常能够更确实际地解决难题,但在观念上,有时不一定如艺术家那样更新与激进。在展览中,全球新闻记者见到了华夏艺术家黄永砅的作品,依据推荐,这是他留在法国后第一种受邀达成的驻地名目。他本来可行在巴黎远郊的奢华庄园里开展事业,却抉择在庄园边缘处的垃圾堆边最初创作,目的是抢救“未被确信的、不被庇护的、尚未构建的”树木,作为隐喻,以此来“从新对已构建起来的东西(十分产业阶级化的、被确信的东西,被庇护起来的东西)采纳一个批判的态度”。在这种驻地名目中,黄永砅构建了一种砖石堆砌的事业室,在内部搅拌纸浆并烘烤潮湿的纸浆。驻留时期,巴黎的一场飓风将一棵雪松折断,黄永砅立刻把搅拌机推到这段的树眼前,用纸浆去“包扎伤口”。

黄永砅作品,展览现场

在抢救树木的进程中,黄永砅重述了树的权利,也重述了那一些未被主导的意识形态接纳或庇护的东西应有的权利。这一丝也许能够将他和展览中的哥伦比亚艺术家乔哈那·卡勒(Johanna Calle)联系在一同。在《外部线条》系列作品中,卡勒用打字机在旧公正簿上抄写哥伦比亚《土地法》,这部法律旨在庇护流离失所的农民的权益。农民们可行列出它们在本人土地上所种植的树木,并以此为根据来主张对土地的全部权。这点消息拼贴着一棵棵大型纸树,没有声地表明了这一团体的生存状况。

乔哈那·卡勒,《秘鲁巴豆树》,《外部线条》系列,2014,老式公证簿上打字文本,332 x 332 厘米。佩雷斯和卡勒档案馆,波哥大。? Johanna Calle,相片 ? Archivos Pérez & Calle。

展览“树,树”将持续至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