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潘启慧展现本人的微刻作品。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本年72岁的潘启慧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璧山微刻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与微刻艺术结缘已有40余年。
“璧山微刻工艺”所以金、玉、陶瓷、毛发等为雕刻资料,以书法、画作等为最重要的雕刻内容,具备“小中见大、微中见精”的特异魅力。
潘启慧从小喜爱书法和绘画。20世纪80年代初,潘启慧对微刻艺术发生深厚兴趣,并最初拜师学艺。当时物质要求局限,潘启慧经常常牙刷、筷子上练习微刻。凭借扎实的绘画、书法功底和刻苦努力的学习,他的微刻技艺不停提高。
“你假如匆匆路过,微刻在你眼中可能就如同路旁石子通常普通没有奇;但若拿在手中细细观赏,便能发觉毫厘之中的大千全球。”潘启慧说。
2018年,潘启慧获评第七届华夏工艺美术大师。
“微刻创作考究心平手稳。”潘启慧说,“创作须要灵性,更须要时间,唯有发自心里的热爱和坚持,才有可能创作出精致的微刻作品”。
现在,潘启慧已在全中国范畴内招收了17名徒弟,他期望尽第一大努力为微刻艺术的传承与进行奉献本人的力量。
1 2 3 4 5 下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更多艺术文化关心咱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