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苗艺伟
疫情以下,逆势增添的跨境电子商和跨境支付产业再一次迎接有利信息。
1月7日,央行发表《对于扶持外贸新业态跨境国民币结算的通告(征求意见稿)》,在《通告》中,央行准确,扶持国内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具备合法资质的清理机构合作,为外贸新业态市场买卖主体和私人提供经常项下跨境国民币结算效劳,加大对外贸新业态跨境国民币结算要求的扶持力度,不停探寻改良跨境国民币营业政策。
央行显示,该通告是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对于加速进行外贸新业态新形式的意见》,改善外贸新业态跨境国民币营业治理,扶持银行和支付机构更好效劳外贸新业态进行,进一步发挥跨境国民币营业效劳实体经济、推进贸易投资便捷化的效用。
该《通告》对此做了详细划定:第一,将支付机构营业处理范畴由货物贸易、效劳贸易拓宽至经常项下,支付机构在“理解你的消费者”、“理解你的营业”和“尽职检查”三准则的根基上,国内银行可与依法取得互联网支付营业许可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具备合法资质的清理机构合作,为市场买卖主体及私人提供经常项下跨境国民币结算效劳,勉励银行和支付机构为外贸新业态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利跨境国民币收付效劳,扶持国外务工人士经过支付机构处理薪酬汇回等营业。
第二,准确银行、支付机构等相干营业主体的展业和登记请求。
与支付机构合作的国内银行应具有3年以上展开跨境国民币结算营业的经历,满足《非银行支付机构消费者备付金存管法子》(华夏国民银行令﹝2021﹞第1号)中备付金银行相干请求,具备审查支付机构跨境国民币营业真正性、合法性的能力,具有适应支付机构跨境国民币营业特色的反洗钱、反恐融资、反逃税体系料理能力。
同一时间,支付机构则应满足在国内注册并依法取得互联网支付营业许可,具备运用国民币发展跨境结算的真正跨境营业要求,具有健全的跨境营业相干内操控度和专职人士,能够按本通告请求及相干划定做好商户消息采集和准入治理,买卖消息采集,跨境营业真正性、合法性审查等。
第三,准确营业真正性审查、“三反”和数据报送等请求,压实银行与支付机构展业责任,防控营业风险。银行和支付机构应具备运用国民币发展跨境结算的真正营业要求,准确展业中银行和支付机构应签定跨境国民币结算合同,准确双方责任义务,请求银行和支付机构不停提高本身营业真正性、合法性审查能力,保证真正、合规展业。
支付产业资深剖析师王蓬博对界面新闻记者显示,从《通告》来看,跨境支付范畴营业的处理范畴获得了扩展,从本来的货物贸易、效劳贸易,扩展到了“贸易经常项”,包括:商品贸易、效劳贸易、投资所得、劳务所得、捐赠等,讲明跨境营业的可经营范畴的获得大范畴扩展,该《通告》可行看作跨境支付产业的重要有利信息。
之前,外汇局曾经针对经常名目外汇治理颁布了拓宽结算通道、精简营业过程、下降结算本钱等一系列便捷化举措,包括:改善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营业治理,扶持适合要求的银行凭线上定单、物流等买卖电子消息为跨境电子商、市场收购贸易、外贸概括效劳等提供跨境结算效劳;经市场收购贸易平台登记的主体,可委托第三方报关出口并以本身名义收结汇,以降低结算时间及汇兑本钱;改良小额收汇申报,为小微公司出口退税和累积信用提供数据扶持;私人可经过外汇储蓄账户处理跨境电子商收汇,便捷私人贸易结算等。
据界面新闻记者理解,近年来,华夏多家支付企业与全世界知名的跨境电子商平台亚马逊、电子商独立站等的合作进行迅猛,华夏第三方支付企业纷纷经过与电子商平台合作,为华夏中小卖家提供灵活便捷的“卖全世界”收款效劳。与此同一时间,跨境支付营业体量快速增添,成为疫情以下极具韧性的营业增添极。
国度外汇治理局经常名目治理司司长刘斌曾显露,截止2021年10月底,已有21家支付机构和12家及格银行可凭买卖电子消息为贸易新业态提供跨境结算,2020年跨境电子商收付汇、市场收购贸易收汇区别逆势增添45%、353%。
一会儿前,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显示,当前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对于加速进行外贸新业态新形式的意见》提议六种新业态,区别是:跨境电子商、市场收购、外贸概括效劳公司、保税修理、离岸贸易、国外仓,此中,跨境电子商是当前进行速度最快、潜力第一大、拉动效用最强的一个外贸新业态。
深圳市跨境电商务协会执行会长王馨显示,受疫情的冲撞,全世界贸易负增添,但全世界B2C跨境电子商贸易总额在2020和2021年延续两年不降反升,2020年挨近1万亿美元,而且估计未来仍将维持10%-20%的增添率,到2025年可能突破2万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