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7日,中科院文件消息中心因近“千万等级”续订费率“不堪重负”和“苛刻”续订要求“停用知网CNKI数据库”登上热搜。4月19日,知网回应,“友好协商,正好调度订购形式。”
4月20日,上游新闻记者(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从裁判文书网见到,因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运用许可协议纠纷,知网在2021年起诉全中国22所高校后又撤诉。上游新闻记者考查发觉,起诉撤诉首尾,知网中签11所高校收购协议,金额达636多万元。
知网与中科院“握手言和”?有高校称其实不愉快
4月17日,中科院文件消息中心因近“千万等级”续订费率和“苛刻”续订要求等停用知网受广大关心。4月19日晚,华夏知网发表《合作效劳讲明》,回应称将接着向中科院提供寻常效劳。华夏知网称,2021年度合同期满后,为满足科研人士和广泛师生的文件获取要求,中科院文件情报中心与知网商定延伸订购效劳至3月31日。在4月1日以后的过渡时期,知网连续了各项效劳,未显露效劳停止或中断的概况。知网也将接着向中科院所属各院所提供寻常效劳,直至2022年度合同签定并发动效劳。
实是上,知网之前曾因频繁涨价受到高校抵制。4月20日光明日报全媒体报导称,有多所高校对知网效劳价值过高及不停涨价提议疑问。由于续订知网的价值大幅上升,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显示,“学校没有办法就续订价值与知网完成绝对”,北京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也发表将要停用知网的通告。这一风波还曾波及河北、山东、云南等地多所高校。
据光明日报报导,这点当事高校一会儿后便又从新订购了知网效劳,但这其实不意指相干难题获得了妥善解决。“弟子、教师都要用,知网全家独大,咱们也是被逼无助。”上述一所高校图书馆负责人叮嘱光明日报记者。
知网曾起诉22所高校,有大学被诉高达10次
事宜能否如报导所说“其实不意指相干难题获得了妥善解决”,上游新闻记者对此发展了考查。
4月20日,记者以同方知网为要害词,在裁判文书网检索出35份与22所高校相关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运用许可协议纠纷一审民事裁定书”。裁定书的原告为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艺股份局限企业(之下简单称呼:同方知网),起诉和撤诉时间全在2021年下半年。天眼查App消息显现,同方知网与华夏知网所属企业同方知网(北京)技艺局限企业,在股权构造与实控人上是关联企业。
重庆执业律师聂炜昌叮嘱上游新闻记者:“在协议纠纷中,原告主动撤诉,既可能是原告本人单方面打算撤诉,也可能是原被告双方完成和解后,原告再撤诉。这35个案子均单方打算撤诉,有可能部分案件双方完成了和解。”
那末,知网为何要起诉这点高校?
就日前已公布的这35份裁定书中的22所高校而言,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北部湾大学被起诉最多,被诉案号数10个。
天眼查APP显现,在2020年6月、2021年4月,北部湾大学均收购了同方知网关联企业效劳,两个协议总价139万元。然则,2021年7月8日北部湾大学公示《图书馆 2021年数据库电子资源收购清单》,收购13项效劳,预算86.1443万, 10月19日协议签定,中签企业与同方知网没有关。
在招标时期的2021年9月3日,同方知网起诉了北部湾大学。北京常识产权法院[(2021)京73民初1105号]裁判文书载明:“原告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艺股份局限企业因与被告北部湾大学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运用许可协议纠纷一案向本院说起诉讼,本院于2021年9月3日立案。”
上游新闻记者见到同样起诉内容的案号另有9个。2021年12月4日,法院准许这10起案件原告以“须要进一步收集证据”为由撤诉。4月18日,上游新闻记者致电北部湾大学负责收购事业的当事人黄老师,听完记者的难题,黄老师不置可否,以“不明白概况”为由谢绝记者采访。
撤诉22所高校案件首尾,中签此中11所收购协议
上游新闻记者整理发觉,同方知网起诉的全中国22家高校中,同方知网关联企业中签了11所高校的收购协议,金额累计636.95万元。
从法院受理时间看,这11所高校被诉在2021年9月-11月立案,2021年12月撤诉。已知的湖南工程学院、西华大学、陇东学院、贺州学院、河北科技大学5所中签时间在2021年六七月间,剩下6所已知的中签时间跨度较大,湖南理工学院2021年9月16日,重庆文理学院2021年11月,湘南学院2021年12月18日,江苏理工学院2022年2月25日,韩山师范学院2022年3月30日,兰州都市学院2022年4月20日。从时间线来看,法院准许撤诉前,同方知网关联企业中签8所高校,撤诉后中签3所。
值得注意的是中签协议中,重庆文理学院金额最高,91.6万元,但协议期是两年。天眼查App显现,2016年11月25日,重庆文理学院收购了同方知网“论文及音乐图书等数据库”名目,中签收购协议载明,收购金额“94.4万元”,运用期限“2017.1.1-2018.12.31”。
2018年年底,同方知网的竞争者显露。天眼查App显现,2018年12月4日,北京晨星创投科技局限企业中签重庆文理学院“图书数字资源”名目,总金额196.77万元,协议期“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2021年年底该协议到期前,同方知网将重庆文理学院诉至法院。民事裁判文书显现,北京常识产权法院于2021年11月10日立案,12月24日准许其撤诉。聂炜昌律师叮嘱上游新闻记者:“日前来讲,原告提交诉状当天,法院就能立案,详细到本案来看,源于对案情不太明白,裁判文书显现的立案时间是2021年11月10日,不排除便是原告递交诉状的时间。”
2021年11月,同方知网关联企业中签重庆文理学院收购协议。协议载明签定时间“2021年11月”,名目名称“中文期刊及全文数据库”,收购金额91.6万元,运用期限“2022.1.1-2023.12.31”。4月18日,上游新闻记者致电重庆文理学院相干收购事业人士,他显示:“收购事项是由老师们提议须要,依据学院事业过程评议后再公布收购。”关于同方知网起诉学院又撤诉一事,该事业人士显示“不知情”。
同方知网起诉全中国22家高校与中签概况一览(数据来自:裁判文书网和高校属地政府收购网平台)
法律行家:用诉讼形式作用招投标恐难断定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同方知网起诉的22所高校均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运用许可协议纠纷”。
甚么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运用许可?重庆市民王男士是全家大型公司的网站治理员,他显示:“容易来讲,便是知网在消费者计算机上安装相干软件访问数据库,知网提供账号和受权密码,确认IP范畴,开通网站效劳,使用者凭账号和受权密码登录运用,延续通常按时革新效劳数据。”
以知网的一系列起诉案件为例,王男士解读说:“这便是说,安装和运用访问‘知网’数据库的计算机利用软件,就涉及到相似《软件许可及效劳合同》,安装并受权运用期限后可寻常运用正版软件。”
运用受权的软件为什么激发协议纠纷?4月18日,一位不想具名的法律探讨者叮嘱记者:“实践中,计算机软件、互联网常常具备许多使用者,产业特色打算其经营形式为由软件著作权人、互联网效劳商预先制定同一格式协议。详细到本案,按协议上载明的软件著作权文字表述,应由安装软件界面显现的《软件许可及效劳合同》详细内容确定,此中的内容组成协议上的要约,经过敲击同意举止发展承诺是互联网产业的买卖传统。例如,知网经过开发的软件向高校提供数据效劳,效劳终止后,运用人就需为运用软件向软件著作权利人支付对价。在收购知网协议期满的条款中,也有相应划定。”
华夏青年报冰点周刊曾于2月9日报导称,“国度市场监督治理总局2021年12月23日在回复网友留言时显示,将对华夏知网能否涉嫌垄断难题予以核实探讨。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讲师、反垄断法探讨者袁野称,反垄断法反的非是这类(“大而全”的数据库)构造垄断,反的是其举止形成了排除节制竞争的成果。”
同方知网的上述举止能否涉嫌以软件著作权运用协议纠纷达到排挤竞争对手垄断市场呢?上述法律行家以为:“相干法律划定了软件安装时的格式条款提供方要根据公平准则制订协议条款,这种准则便是为了对垄断方式下的格式协议发展制约。软件提供者相关于使用者处于一种垄断的位置,使用者同意才能安装软件赐予了软件提供者领先的位置,在格式协议中,软件提供者会尽量多约定对本人可能承受的责任发展免除,这在其它产业的格式协议中也大批存留。源于对详细概况不明白,因而不行以同方知网起诉撤诉与投标、中签联系起来,假如就此断定同方知网便是排挤竞争对手垄断市场,赫然是不适合实是,也是不公平的。”
上游新闻记者 冯盛雍
更多报导
侠客岛:中科院都用不起 知网凭啥那么牛气?(侠客岛)
“假如说咱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由于咱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物理学家牛顿曾言。不论大弟子仍是高校教师,只需做学术、搞探讨,不免须要一登巨人肩膀,看前人作了哪些探讨,思考本人该从何处着手,找对方向、做出新意。
但“中科院因续订费率不堪重负,停用华夏知网数据库”的信息让咱们见到,攀上“巨人的肩膀”还不廉价。
华夏知网(图源:网站)
一
最近,网上传播着中科院文件消息中心的邮件截图:高昂订阅费让中科院难以续购华夏知网效劳。中科院文件消息中心官网尚没有正规公告,但4月14日有一则信息:通过与北京万方数据股份局限企业沟通,为全院探讨所开通了万方数据库的试用权限。
中科院转道万方。从万方数据库包涵“华夏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加强版)、华夏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加强版)、中文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等学术资源的概况来看,此举可助探讨人士另辟蹊径,减少对华夏知网的依赖。
提起来,知网真让学人“又爱又恨”。“一方面,在检索论文、查询引用率数据时,它切实十分好用,数据也都;另一方面,知网价值高昂,成为学校支出的要紧压力。”一位在北京某要点高校事业的青年教师叮嘱岛叔。
知网不但贵,还总涨价。2020年8月,云南玉溪师范学院曾在校内公告中大倒苦水:“(虽然本校)知网订购方案已删除此中的会议主题库,并在期刊库中剔出诸如医学等咱校暂没有相干学科的专辑,但此时其置办经费已占用了电子资源经费的近45%。2019年年中,知网从原有期刊库中又抽取300多个单刊,请求单独购置。这类变相涨价的形式导致老师在运用进程中经常显露没有办法下载相干文件的概况。”
该校图书馆称,2020年屡次与知网沟通询价。但知网提供的方案显现,即使只购置报纸、会讲和期刊博硕库的4个学科主题(仅运用经济、言语、教导和艺术类数据),价值仍占该校电子资源经费的近30%。
高校学子(图源:网站)
二
面临涨价,天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不少高校抉择了妥协,并在完成续订合同后撤下了暂停知网效劳的通告。
为什么高校在议价中屡屡处于弱势?少许高校曾表达原委。
北京科技大学在昨年底发表的《CNKI华夏知网数据库单一来自收购公告》中说了续订原因:“华夏知网数据库资源的平台鉴于自助常识产权技艺研发,其焦点技艺包括常识库治理、搜索引擎、常识发掘、当然言语了解等,期刊资源包括数百种独家期刊,不存留全部其它合乎道理抉择或替代,故申请单一来自收购。”
南京大学在公告中称,CNKI数据库在国家内部高校中广大利用,是高校教学科研事业中必不可少的要紧电子文件资源,具备极高的教学、科研、学术价格。考量到数据库资源内容的延续性、学科不业余的针对性,以及数据库产物具有自助常识产权和独一供给商的特色,故拟以单一来自收购形式收购。
从华夏政府收购网公示的全新消息看,国家内部各大高校在购置知网效劳上均开支不小。为购置知网2022年效劳,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拿出103.4万元,武汉理工大学掏了127.85万元,清华大学愈是消费188.03万元……
原本,内容多、数据全、效劳好,适当要价并没有不可。但知网的使用者和资源提供者差不多均为高校和科研院所,上下游是统一拨人。这种团体做出了学术效果,回头想来下载,竟然要给别人交费。听上去多少有些荒谬。
昨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起诉华夏知网”一案,让不少人慨叹知网的霸道。而今,中科院被知网续订费“劝退”,再一次揭示知网背后畸形的垄断生态。
中科院是国家内部当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艺最高征询机构、当然科学与高技艺概括探讨进行中心,具有100多家科研院所、130若干国度级要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对学术资源的要求和奉献都不可小觑。如许高级的科研机构在常识业务人眼前却步,到底是谁的错?
中科院通告邮件(图源:网站)
三
知网也解释过频繁涨价的原因,大致意思是:知网既是高校的效劳商,也是期刊资源的收购方,众多资源皆是独家的,另有好多费率不菲外文材料,资源本钱相比高。随着版权意识提高,好期刊越来越贵,加上企业其它本钱,报价就涨起来了。
岛叔以为,这点说法有必定道理,但难以服众。
学术效果是公布的,华夏知网卖的是数据集成、排列、调取和检索的效劳,赚的是通道费、效劳费。按知网本人的说法,收购期刊资源时在版权上有较高本钱,可作为学术资源创作者的高校科研院所及师生,运用本人所在院校机构奉献的资源,能否本该获取相应通路和优惠呢?终归知网在征收资源时并没付给私人和高校科研院所必需的版权费。
取之于斯,用还于斯,这与献血、用血道理相同。在华夏,献血是没有偿的,病人在医院输血时须要支付少许准确的费率,这种费率是采集、运输、保留的花销,而非购置血液自身。
知网非是学术论文的缔造者,高昂收费能否配合它作为集纳平台的角色?账目能否该算得更明白?何不明清楚白叮嘱大伙赚的是哪个步骤的钱,而非一纸要价开出来,爱买不买悉听尊便?
高校等收购方也该“算大账、算总账”,无妨尝试“拼单”“批发”。政府部门可探寻“集采”“补助”。但归根到底,知网应合乎道理定价,别做霸王业务。下降学术资源运用本钱,为使用者提供便捷,让华夏学术探讨提速向前,岂非更有意义?
文/子渡
微博热议
责任编辑:王珊珊
更多国家内部资讯关心咱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