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全球新闻在线

全球新闻在线 首页 热点新闻 国内资讯 查看内容

【吃菌那一些事】如何辩别有毒野生菌?戳→

2022-4-28 11:33| 发布者: wdb| 查看: 59| 评论: 0|原作者: [db:作者]|来自: [db:来源]

摘要: 【吃菌那一些事】如何辩别有毒野生菌?戳→,更多关于国内新闻关注我们。

  来自:云南发表

  编者按

  伴随着雨季的到来,菌子噌噌往上冒,又到了云南人捡菌、吃菌的季节。然则,野生菌虽美味,风险却不容忽视,每年吃菌中毒的事屡看不鲜。“云南发表”开设“吃菌那一些事”科学普及栏目,和大伙一同聊聊哪些菌子能吃?哪些菌子不行吃?野生菌中毒有哪些症状?该如何急救……陪伴大伙度过一种美味又平安的“食菌季”。

  云南是野生菌的天堂

  迄今

  云南记载可食的野生菌在1000种以上

  市场出售可食用的野生菌有250余种

  毒菌约200余种

  易混淆常误食而引起中毒种类约20余种

  就云南产生较多的

  毒菌类群及此中毒类别

  小布针对性地梳理出8条警示

  便于广泛群众了解与回想

  幸免误食毒菌事故的产生

  警示1

  菌盖有鳞片,菌柄有菌环,菌柄基部有菌托(或环形棱纹菌托)(即头上带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靴)的白色鹅膏菌类是剧毒的毒菌,引起肝脏损等多个脏器坏死,终归因形成人体多器官功效衰竭而导致死亡。这是引起中毒死亡的最多见、毒性最强的毒菌类群。

  警示2

  形态上极易与可食的火炭菌(稀褶红菇、密褶红菇)相混淆的亚稀褶红菇是一个误食后引起横纹肌溶解,形成心脏骤停的剧毒性毒菌,死亡率极高。区分特征为亚稀褶红菇菌肉、菌褶均为白色至灰白色,受伤后变红,而没再变黑。火炭菌则是先变红,后变黑,形态似火炭焦黑。凡遇“火炭菌”类的要特别当心辨认,平安起见,提议不采、不食。

  警示3

  形态似黑木耳类的野生菌,辨认可置于弱碱性水(自来水中加一丝点食用碱面)或热水(≥60℃)中,浸泡约1分钟,若有大批褐色至黑色色素析出,水变为深褐黑色,即可判断这是一个极易与黑木耳混淆的毒菌——叶状耳盘菌。误食此菌引起皮肤及黏膜类组织产生光过敏类的反映,灼伤针刺样疼痛,惨重者因咽喉水肿窒息而亡。

  警示4

  凡蜡质、易碎、伤后或触摸变黑的野生菌,隶属蜡伞或湿伞类的毒菌,误食简单引起肠胃体系疾病,呕吐腹痛等肠胃炎症状;提议不采、不食此类野生菌。

  警示5

  菌褶有浅绿色至青色色泽的为毒菌—大青褶伞,误食此毒菌常引起惨重肠胃体系疾病,惨重时会形成肝等脏器和神经体系的损伤。

  警示6

  菌褶幼嫩时白色至乳白色,老练时深茶褐色至黑色,最终液化成液体溢出,常见的如毛头鬼伞(鸡腿蘑)、晶粒鬼伞等隶属鬼伞类毒菌。此类菌幼嫩时可食,老练或挨近老练菌褶变黑色后,误食后简单引起肠胃体系疾病,腹痛呕吐等胃肠炎症状,损伤健康。

  警示7

  菌盖斗笠形,外表具备辐射状纤维条纹,菌褶茶褐色或粉色的野生菌隶属丝盖伞类或粉褶菌类毒菌,易与丝灰口蘑(通俗称呼灰灰菌)和幼小灰鸡枞菌相混淆,误食后产生神经型、胃肠炎型等中毒症状,危害健康。

  警示8

  鼻闻有刺鼻异味的、恶臭的、鱼腥味、辛辣等不悦气味的;或咀嚼有苦味的、辛酸或辣味的、肥皂味、柴油及油漆味等令人作呕口感的,多为毒菌,误食引起肠胃、神经体系或肾、肝脏器官损伤至衰竭。凡此类野生菌,提议绝对不采、不购、不食。

  为了让大伙认菌认得更清

  吃菌吃得放心

  华夏科学院昆明植物探讨所和

  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进行要点实验室

  结合发表

  《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2022版》

  2022版对此前图版的物种

  发展了部分革新

  并将图版中照片放大以便辩别

  本次革新图版共两张

  包括24个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

《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2022版》图版一。华夏科学院昆明植物探讨所供图《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2022版》图版二。华夏科学院昆明植物探讨所供图

  注意!

  图上这点菌类

  不采摘、不采购!

  不加工、不食用!

更多国家内部资讯关心咱们。

最新评论

登录之后发表您得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