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丨刘晨光 孙艺真
7月4日,ETF互联互通正规最初运转。
依据之前三家买卖所发表的公告,第一批归入ETF互联互通的适合资格标的共87只,此中包括4只香港ETF及83只内地ETF。换言之,内地投资者可行经过南向沪港通和南向深港通购到4只港股ETF,香港投资者可行经过北向沪深港通购到83只A股ETF。
业内人员指明,市场互联互通制度取得成功后,此刻 ETF 已获归入沪深港通合资格产物的范围,为全世界及内地投资者提供更多跨境投资的抉择。这不但为华夏内地与境外投资者带来更多不同的投资机缘,更可推进全世界及内地市场的流动性供给和价值发觉。长远而言,这会有助全世界投资者发展内地或国民币产业配置以及内地投资者的多元产业配置,进一步推进华夏内地与香港ETF市场的进行。
三大买卖所负责人齐发声:互联互通的要紧措施和新突破
“值此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在两地证监会的统筹布置下,经沪深港三所及两地结算企业沟通协作,今日,ETF产物正规归入互联互通标的,这是互联互通开通以来,两地资本市场深化合作,进一步贯彻高水准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措施。”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在ETF归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买卖互联体制开通仪式上显示。
蔡建春进一步指明,这次ETF顺利归入,是深化互联互通体制改革创新的要紧措施,意义重要,作用深远,将有益于进一步发挥互联互通体制效用,便捷国内外投资者投资对方市场;有益于提高上交所的世界化水准,为上交所ETF市场的高品质进行提供新契机;也将有益于两地的产业治理人、券商进一步提升治理及效劳水准,巩固和提高上海和香港的世界金融中心的位置。
蔡建春推荐,沪港通营业自2014年正规开通以来,买卖品种不停丰富,市场构造一步步改良,在国内外投资者的跨市场投资中发挥了要紧效用。近年来,沪港通成交额渐渐增添,累计成交额多达52万亿元国民币。与此同一时间,近年来,上交所ETF市场进行效果也颇丰。日前大家都有437只ETF挂牌买卖,市值范围达1.2万亿元,成交额6.6万亿元,成交范围稳居亚洲第一。
蔡建春显示,下一步,在华夏证监会的同一部署下,上交所将进一步增强与深港买卖所、两地结算企业及市场参加者的交流协作,持续改良互联互通等体制布置,踊跃营造有益于中长久资金入市的市场环境,推进与香港市场的深度合作与协同进行。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显示,在两地证监会指导下,深交所结合沪港买卖所和华夏结算,持续探讨推进将ETF归入互联互通标的,今日实现新的突破,在效劳资本市场制度型双向开放上迈出了新步伐。
“作为国内外投资者广大认可的投产业品,ETF具备扩散投资、公布透明和买卖本钱低、效能高等优点。将ETF归入互联互通标的,有益于丰富跨境投资品种,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便捷和机会,推进两地市场持续稳固健康进行,是贯彻国度对外开放策略部署、扶持香港巩固和提高世界金融中心位置的要紧措施,也是深化互联互通体制的又一标记性效果。深交所将与相干各方紧密协作,全力保证ETF归入深港通标的安稳落地、有序运转,其实不断深化各方在更多范畴、更高档次、很大范畴的共赢合作。”沙雁指明。
香港买卖所团体行政总裁欧冠升显示:“ETF归入互联互通指标是个好信息,有助于港交所不停提高市场生机、多样性和迷惑力,也将巩固香港作为华夏与全世界之中超等联系人的位置。”
欧冠升以为,ETF是香港买卖所麾下市场进行得最快的营业之一。ETF获归入互联互通指标,是港交所鼎力进行ETF营业和巩固香港作为亚洲ETF枢纽的要紧一步。
香港ETF市场是亚洲区内ETF产物最多元化的市场之一。截止2022年5月底,在香港买卖所到市场的ETF超越130只,平均每日成交额超越110亿港元(比较2020年仅64亿港元),治理产业范围达4300多亿港元。
自2014年沪港通开通以来,沪深港通在拉动资金进出华夏内地、推进资金双向流动方面一直扮演要紧角色,亦已成为世界投资者寻求参加A股市场的首选通道。数据显现,2022年第一季沪深港通体现良好,北向及南向买卖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区别为国民币1059亿元及355亿港元。
值得留意的是,入选相干ETF买卖标的也是各自须要必定要求,未来也是在动态调度的进程中。港交所在发表的探讨汇报中指明,在初步阶段,获归入沪深港通的合资格 ETF 将仅限于股票 ETF。然则,合资格 ETF 的范围可随着时间有机会进一步拓宽,以推进两地市场的增添。
对A股和港股市场有何作用?高盛等机构投资者这样说
依据之前三家买卖所发表的公告,第一批归入ETF互联互通的适合资格标的共87只,此中包括4只香港ETF及83只内地ETF。(详见:互联互通下第一批87只ETF名单来了!将对未来两地市场发生甚么作用?)
现在ETF产物正规归入互联互通,对A股和港股市场带来哪些作用?机构如何看待这一新的投资机会?
高盛全世界市场部大中华区股票营业主管马智萍(Christina Ma)向界面新闻记者显示,这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体制构建以来,对新买卖用具扩容的标记性事故,不但进一步加强了内地、香港市场的融通,也代表着华夏ETF市场向世界投资者开放的第一步。
她以为,源于掩盖焦点产业或产业专题的ETF概括掩盖范畴更广,间接拓宽了投资者跨境配置更多优质A股及港股产业的范畴,因而市场,尤其是北向投资者,对ETF归入互联互通体制期待已久。近两年来,华夏已与新添坡、韩国开展ETF互通体制的研究,未来ETF有望进行成为主流买卖用具。
“买卖首日,咱们见到外资机构投资者反馈踊跃,高盛买卖团队曾经达成了多笔互联互通体制下的ETF买卖。作为能够扶持境外机构在QFII及悉数互联互通体制下投资的金融机构,高盛估计未来将有更多外资经过ETF互联互通体制流入华夏市场。” 马智萍说道。
马智萍以为,互联互通体制的持续丰富,将持续扩大国家内部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比重,推进双向跨境投资,提升市场流动性和稳固性,推进资本市场和资管产业稳健进行。
“另外互联互通体制以国民币作为交收货币,能够加强国内外市场资本项下国民币可畅通性,提升国民币作为投资货币的运用,也有助于国民币世界化中长久进行。”她剖析道。
中国基金数量投资部执行总经理徐猛向界面剖析指明,通常而言,范围越大的ETF产物,其流动性也越好,而流动性越没有问题ETF产物,则越简单遭到投资者的认可,这种正反馈体制导致ETF产物简单表现两级分化、强者恒强的态势。ETF互联互通体制下,北上资金或愈加看重基金治理人的指标数据投资能力以及ETF产物的竞争优势。
徐猛坦言,ETF互联互通体制或将加速ETF或ETF治理人的聚集度提高。跟随北上资金效应也会促使强者恒强。也将敦促ETF治理人提高指标数据投资、风险操控的过程治理、提高指标数据产物的投资业绩、提供更多风险收益鲜明的指标数据产物。
安全基金ETF投资总监成钧叮嘱界面新闻,对香港市场来讲,ETF归入互联互通有益于丰富场内买卖品种,为外资投资华夏A股市场提供更多便捷性。日前香港市场上对于A股的ETF产物许多为沪深300指标数据等宽基类的ETF产物,产业专题型产物数量不多,在第一批83只沪深股通ETF中就有不少关心度高的热门赛道,如新燃料车子、半导体等高档生产及医药板块等。
“而对内地市场而言,自A股的沪深股通开通后,北上资金曾经成为了A股市场上的要紧力量,愈加便捷国内外投资者参加两地资本市场,加强A股对境外中长久配置型资金的迷惑力,提升内地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水准。” 成钧指明。
成钧坦言,依据第一批沪深港通标的ETF名单显现,沪股通ETF53只,包括上证50ETF、金融ETF、红利ETF等;深股通ETF共30只,掩盖创业板ETF、沪深300ETF等焦点宽基产物,以及生物科技ETF、芯片ETF、碳中和ETF、新能车ETF等代表性产业专题产物,最重要的聚集在领先进步生产、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等范畴。
值得一提的是,买卖准则方面,ETF归入沪股通及深股通后,全部香港及国外投资者均可交易沪股通下的合资格上交所到市场ETF买卖及深股通下的合资格深交所到市场ETF;南向私人投资者须要先满足参加港股通买卖的要求,即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产业合计不低于国民币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