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冯赛琪 张晓云
曾承诺年化收益率12%的一款私募产物爆雷了,600万元打了水漂,年近六旬的庞女子两纸诉状将发行企业“蚂蚁财富”告上法庭。近日,北京法院审判消息网推出了这起委托理财协议纠纷案件的两份判决书。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名叫“蚂蚁财富”的私募基金企业与“阿里系”或“蚂蚁团体”全无关连,是冒用名号的“李鬼”。
600万元买私募,踩雷后上诉法院
2018年1月、2月,庞女子与北京蚂蚁财富明德投资治理中心(局限合伙)(下称“蚂蚁财富中心”)和蚂蚁财富(北京)投资基金治理局限企业(下称“蚂蚁基金治理”)签定了《京马系列-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领先级基金II期》协议。
两家企业以局限合伙的方式共消化庞女子投资本金600万元,依照协议约定,蚂蚁基金治理、蚂蚁财富中心理当在投资期限届满后返还庞女子投资本金,并依照年化收益率12%支付投资收益。
但由于在协议期限内,企业未如约给付收益,协议期限届满后,经屡次催告也无返还投资款,庞女子不得不与其对簿公堂。
实质上,这两笔资金,是庞女子早在协议订立一年前向蚂蚁财富中心支付的。2017年1月,她向蚂蚁财富中心的账户转账支付投资款250元万购置产物;2月,又投资350万元要了相同的产物。一年期后,两家企业却仅仅支付了两笔投资的利息,未返还投资款本金,而将全部本金转投到涉案协议项下。
但没料到,又一年往日,本金依然没拿回来,企业还不再支付利息,私募产物彻底爆雷。
据判决文书,两份涉案协议中有“局限合伙人应以现款出资形式缴纳出资共计国民币250万元”和“局限合伙人应以现款出资形式缴纳出资共计国民币350万元”的约定,但庞女子提交蚂蚁财富中心的公司信用消息公示汇报,声明蚂蚁财富中心无将庞女子备案为合伙人。
蚂蚁财富企业、蚂蚁财富中心经合法传唤未到庭参与诉讼。
北京朝阳法院一审判决(案号为(2021)京0105民初78193号),两企业返还庞女子投资本金250万元及协议到期后的利息(以250万元为基数,自2019年1月21日起至实质返还投资本金之日止,依照年利率12%的准则计算);并一同支付庞女子协议期内收益30万元。
北京朝阳法院一审判决(案号为(2021)京0105民初77028号),两企业返还庞女子投资本金350万元及协议到期后的利息(以350万元为基数,自2019年2月24日起至实质返还投资本金之日止,依照年利率12%的准则计算);并一同支付庞女子协议期内收益42万元。
已有24名投资人胜诉,涉案本金达2110万元
对于涉案的阳光私募基金,在2019年产物刚逾期一会儿,便有投资者将其告上法庭。经界面新闻记者整理发觉,截止日前,有24名投资人已起诉至法院,并均胜诉,涉案本金达2110万元。
使人关注的是,钱到底能不行要回来呢?
昨年一位投资者华某拿到了与蚂蚁财富两企业及向中帅官司的执行裁定书,官司无助收场。2017年,华某用30万元购置了阳光私募基金,产物爆雷后同样起诉到法院。
法院执行裁定书中显示,经在全中国网站查控体系和北京高院网站财产查询体系中查询,未发觉被执行人有足额可供执好的财产,华某亦没有办法提供被执行人可供执好的财产线索。终归,该案以实现债权金额0元终结执路程序。
合规的私募基金企业及其全部发行产物必需在华夏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但界面新闻记者查阅华夏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络,亦无发觉蚂蚁财富的备案登记,无查到蚂蚁基金治理为私募基金治理人的消息,也无相干的产物消息。
银保监官网重申,私募基金投资人必需适合及格投资者要求,具有相应风险辩别和风险承受能力,私人金融产业不低于300万元或许最近三年私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投资单个私募产物金额不低于100万元。
实控人为被执行人名单“常客”
见到企业名称与“蚂蚁”相关,就不免会使人联料到蚂蚁团体。但界面新闻记者查阅天眼查发觉,这两家企业与蚂蚁团体并没有联系,仅仅是名字类似。
它们的实质操控人均指到一名叫向中帅的人。
天眼查APP显现,蚂蚁财富中心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国民币,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向中帅。蚂蚁基金治理与全家名为蚂蚁财富(北京)产业治理局限企业(下称“蚂蚁财富资管”)的企业隶属关联兄弟企业,实缴注册资本2亿元,实质操控人也是向中帅,持股70%,终归收益股份99.99%。
Wind数据显现,蚂蚁财富资管以募集股权投资基金、房地产基金、家庭财富治理以及创新为焦点营业。企业意在为高净值人群、富有家庭、以及机构投资人发展组合投资、产业配置。
执行消息公布网显现,从2019年起,向中帅就被列入被执行人名单,今后又屡次映入,该案件中的两家企业也屡次榜上有名。
天眼查消息显现,向中帅名下有失信被执行人消息7条,悉数未履行;节制花费令56条,包括其私人以及麾下企业。终本案件13起,执行标的总金额1378.02万元,此中未履行金额789.02万元,未履行比重57.3%。
向中帅及其操控的蚂蚁基金治理等企业,从2018年起就官司不停。2018年4月,曾因假贷500万元逾期不还而被告上法庭。
不法分子借“蚂蚁”之名行骗
2020年7月从前,蚂蚁团体叫蚂蚁金服。蚂蚁团体麾下多家子企业都以蚂蚁二字打头,如蚂蚁未来、蚂蚁商诚小贷、蚂蚁聚牛、蚂蚁胜信等。强盛的曝光效应让人不容易见到蚂蚁二字不会料到蚂蚁团体。
蚂蚁团体麾下本来也有全家名为蚂蚁财富的机构,2017年6月,由蚂蚁聚宝进级而成,定位为一站式理财效劳平台,与上述涉案企业简单称呼同名。
除了暗戳戳地碰瓷,另有不法分子明晃晃借“蚂蚁系”之名行骗。
2020年,网站上显露了对于“蚂蚁金服”App的骗局。受害人在运用电话浏览网页时,经过弹窗下载了一种名为“蚂蚁金服”的App,并实名备案申请贷款3万元,但客服称其卡号错误,须要充值激活。受害人先后二次充值共1.9万元,依然没有办法取现后,才意识到被骗。经媒体报导后,支付宝官方回应:无叫“蚂蚁金服”的App,请大伙擦亮眼睛,当心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