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导 记者李愿 概括报导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欺诈手机、产物推销、讲座送礼品、扫码领红包等诈骗方式,使好多老年人掉入诈骗陷阱,丢失了养老钱。
据理解,除了少许老年人贪图小利主动上当外,相当大一部分原因便是老年人的私人消息泄露,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本年6月,最高检发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典范案例时也推荐,不法分子非法获取老年人私人消息,冒充国度事业人士处理“养老抚恤金”等诈骗老年人。“应用非法获取的公民私人消息,有针对性地编排话术、编造产物或名目,实行精确诈骗,让诈骗更简单得逞。”
今日,“养老愿”马上来说说老年人的消息庇护难题。
据华夏互联网站消息中心发表的第50次华夏互联网站进行情况统算汇报显现,截止2022年6月,我们国家非网民范围为3.62亿,较2021年12月降低1966万。从年龄来看,60岁及以上老年团体是非网民的最重要的团体。截止2022年6月,我们国家60岁及以上非网民团体占非网民全体的比重为41.6%,较全中国60岁及以上人数比重高出22.5个百分点。
运用技巧缺乏、文化水平节制、年龄要素和设施不足是非网民不上网的最重要的原因。因而,不法分子就应用了这种特色。
“养老愿”说一种详细的例子:2017年下半年起,李某宁为实行电信诈骗运动,经过非法门径购置老年人消费者材料,以每盒12元至100元不等的价值购入多个便宜保健品,定做抽奖卡、“纪念金币”等奖品,制作话术单,招录吴某倩、王某娜、裴某凤、王某娟为话务员,并为每人装备电话。
2018年3月至9月,李某宁指使吴某倩等人依照事先购置的消费者材料,经过电话拨打手机,冒充某健康指导中心主任,与老年人沟通联络。在聊天进程中套取老年人身体情况等消息,骗得相信后,分环节实行诈骗。
-
一是谎称所售保健品有抗癌保健等功能,原价2980元的产物此刻仅需支付298元的体会费或产物检验费即可获赠。老年人同意购置后,由李某宁联系快递企业负责配送和代收相干费率。
-
二是在快递包含中放置抽奖卡,均事先设计为一等奖。快递签收后话务员随即联系老年人,告知此中了一等奖,奖品为价格1万余元的“纪念金币”等,只要要支付私人所得税、保价费或奖品代销费等费率,即可获取,以此骗取钱财,而老年人实则仅得到便宜礼品。
-
三是接着应用老年人相信,虚构帮助处理养老保障等理由实行诈骗。在此进程中话务员会依据每位老年人的被骗水平,随机调度收费项目和详细价值。吴某倩等话务员的工资包括底薪和提成,为便于计算出售业绩,每名话务员需纪录下被害人相干消息。
经检查,李某宁等人先后骗得266名老年人合计国民币66万余元。
为这,“养老愿”提示老年人:一是不轻易信任,碰到能够说来自己姓名、身份证号码、家族住址等私人消息的手机、短信,要提升警惕,维持谨慎,碰到难题多和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核实;二是不在陌生、不正经的机构、网络填写材料,妥善庇护好本人的银行密码、身份证号码等要害消息;三是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无无偿的午餐",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廉价”“不劳而获”的念头。
私人消息另有好多,包括:
-
私人当然概况的消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高、体重、血型、DNA、肖像、指纹等。
-
私人社会概况的消息:包括职业、住址、籍贯、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婚姻家族概况、学历、宗教信念等。
-
私人财产概况消息:包括收入、产业、负债、信用纪录等。
-
上网概况的消息:包括上网运动纪录、电子邮箱、QQ号码、微信号、聊天纪录、网上购物概况、登录和运用的账号密码等。
涉及金融投资难题,可能会更繁杂,“养老愿”特别提示:
-
要紧证件、私人消息、财产情况等平常生活中切勿向他人显露。不随便在网站上留住私人要紧消息,切勿把本人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等转借他人运用。
-
谨防私人消息被盗。尽量亲自处理金融营业,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提供要紧证件处理各样营业时,应在复制印刷件上注明运用用途,如“仅供处理某营业运用”,以防要紧证件复制印刷件被作他用。
-
警惕向您询问私人金融消息的手机。不需要轻信来历不明的手机、电话短信和邮件,在全部概况下,法院、警方都不会请求您告知银行账户、卡号、密码或向来历不明的账户转账。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74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74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责任编辑:李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