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地制宜 门前致富
图为工人正好将包装没有问题牛奶放进框准备发酵。 见习记者 母鑫沦摄
天高云淡,风轻气爽。青藏高原已映入寒冬时节,但琼结县金珠村里而是暖洋洋一片,群山柔情地环抱着村子,沟壑之中,一阵淡淡的奶香随风飘散开来……
寻香而走,金珠村塞隆农畜产物加工合作社整齐洁白的厂房进入眼内。
刚到门口,咱们就被火热的劳动情景深深迷惑了。
合作社的工大家,正抓紧时间把早上从村民那边收来的牛奶包装好送进发酵室里发酵。
25岁的其米自珍是金珠村三组的村民,在合作社负责酸奶包装。
“合作社的事业轻松,每月工资能有3000元,最要紧的是离家近,白天事业,晚上就能回家,赚钱同一时间能顾到家里,咱十分称心。”其米自珍说。
金珠村第一支部书记扎西加措说:“现全村112户养殖户,每天有1200斤的牛奶送到合作社来,咱们采购后通过检验、消毒、包装、发酵等多道工序,将牛奶加工成酸奶,出售到山南、拉萨各地域。”
金珠村塞隆农畜产物加工合作社2015年注册成立,总投资362万元,此中包括国度扶贫基金70万元,市、县政府投资273万元,合作社自筹19万元,日前建有办公室、厂房125平方米,晒房200平方米。
除加工酸奶,合作社还从事酥油、奶渣、青稞、土豆等农副产物的加工,建起了藏香猪养殖场,由合作社引入素质优良的猪仔,便宜出售给贫困户。
“咱们把猪仔分给贫困户,猪养大今后再卖出来,利润都归养殖户。”扎西加措说。
合作社为村里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此中为4名贫困户提供了固定岗位,每月3000元工资;为19名贫困户提供了轮流就业岗位,每人每天100元。
仅酸奶加工一项,每月收益近10万元,奶牛养殖户每月仅卖牛奶收入就有560元。
合作社建起来了,治理运营是要害。
在运营上,合作社采纳“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收益按2:3:5的比重发展分配,把第一大的利益让给群众。
为了扩大效益,村“两委”班子和驻村事业队还在踊跃开拓市场,努力扩大合作社产物市场和知名度。
见到合作社的运营越来越好,扎西加措非常欣慰:“合作社的成立让村民们袋子里的钱多了,日子好了,此刻大伙的踊跃性愈加上涨。”他还向记者提起,下一步,将在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和扶持下不忘初心,接着前行,实切实在解决好‘三农’难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华夏梦西藏山南篇章做出应有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