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全球新闻在线

全球新闻在线 首页 文化资讯 艺术文化 查看内容

呐喊,蒙克与鲁迅跨越文化的精神关联

2021-7-6 10:53| 发布者: wdb| 查看: 45| 评论: 0|原作者: [db:作者]|来自: [db:来源]

摘要: 呐喊,蒙克与鲁迅跨越文化的精神关联,更多文化艺术分享关注我们。
画家蒙克与文学家鲁迅,两者的代表作中都有《呐喊》,前者创作于1893年,后者出版于1923年。这是两声跨越文化的呐喊,首尾相隔30年,那末其作者能否存留关联?尽管两件作品的同名许是翻译上的巧合,但蒙克与鲁迅却非全无交集。它们的交集,被学界以为是一场“精神关联”。

鲁迅

19世纪末的一种傍晚,爱德华·蒙克与两个友人在奥斯陆郊区埃克贝格散步。忽然,一阵忧郁向他袭来。他靠在栏杆,极度的疲倦让他快要死去。友人接着走着,而他留在原地,用他的话讲“......咱因焦虑而战栗不止,感觉当然中传来一声强烈呐喊。”正是这段深切的私人经验,激起显露代全球认知度最高,复制量最多,漫画化、商业化水平最高的画作之一——《呐喊》。

爱德华·蒙克

蒙克《呐喊》Photo ? Munchmuseet

在蒙克达成《呐喊》(1893)的30年后,鲁迅的短篇小说集由北京新潮社出版。这本同样名为《呐喊》的作品集收录了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被以为是华夏现代小说的开端与老练的标记。同名许是翻译上的巧合,但蒙克与鲁迅却非全无交集。它们的交集,被学界以为是一场“精神关联”。

鲁迅《呐喊》,1930年北新书局版。

“她赤身露体地,石像似的站在荒野的中央,于一瞬间间照瞧过往的一切:饥饿,苦痛,惊异,羞辱,欢欣,因而发抖;害苦,委屈,带累,因而痉挛;杀,因而平静。……又于一瞬间间将一切并合:眷念与决绝,爱抚与复仇,养育与歼除,祝福与咒诅……她因而举两手尽量向天,口唇间漏出人与兽的,非民间全部,是以没有词的语言。”这是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颓败线的颤动》中的选段,收录在《野草》中。在这本被鲁迅形容为“碰了众多钉子以后写出去的”颓唐之作里,鲁迅以文字言语刻画出了一种个孤独的灵魂。书中那一些被痛苦击穿的角色,如引文中的这位“垂老的女人”,瘦削扭曲、非人非兽,却解放出惊悚人心的情绪力量,使人很简单的联料到蒙克的《呐喊》。

《呐喊》 ,纸板上的蛋彩、油,ca.1910 ? Munchmuseet

鲁迅的艺术表明是带有体现主义偏向的,而文字与绘画的相互代入感,与蒙克的艺术创作手法不没有关联。青绿色的皮肤包含着头骨,两个空洞的圆圈为眼,潦草顿笔为鼻,嘴巴大张——在寻到此刻这版《呐喊》的人物造型前,蒙克曾几经尝试。在他开始的草图中,一名衣着高雅的男士目含忧郁凝望峡湾。慢慢地,这种人物的身份与性别越发模糊,不停向大众化、非人化演变,接下来以双手捂耳的特异姿势调转方向了观众——缺乏特定指到的外观让每私人,不论年龄、性别仍是文化背景,全能认来自己的某种东西。

左: 《绝望》,并带有《呐喊》的文字讲明。炭,油,ca.1892 ; 右:手写文本。"I was walking along the road with two friends(咱正与两位友人在路面上散步)". 水彩, ca.1930Photo ? Munchmuseet

不难瞧出,蒙克与鲁迅的作品中都显露出一个扭曲的、丑陋的吃紧感,而一同的艺术趣味背后,是两位大伙的思想会通与精神契合。鲁迅对美术思潮有过深入的探讨。1928年,他将板垣稻鹰的《近代美术史潮论》译为中文,书中对蒙克点评如是:“有着狂言者通常虔诚的父亲,和因肺病而夭亡的母亲的爱德华蒙克原是阴郁的性质,于生活的黑暗,是尤其简单感觉的……以幽暗的心绪,观看浊世的情形,将隐伏在民间生活的深处的惨淡的实相,用短刀直入底的简捷,剜了出去……”蒙克身上的残酷与自省,差不多与鲁迅同调。两人都曾在幼年经验过至亲的因病离世,从此心灵全球时常被悲剧感所笼罩。它们的艺术被痛苦的私人体会蒸馏过,被悲凉的人生底色浸透过,因而由平和调转方向凌厉,探寻心灵深处的爱与痛,乃至摄人心魄的死亡与绝望。蒙克曾在笔记中写道,“咱们将没再画那一些在室内读报的男人和织毛线的女人。咱们应当画那一些活着的人,它们呼吸、有感受、遭受痛苦、而且相爱。”在鲁迅翻译的《近代美术史潮论》一书中,作者将包括蒙克在内的“艺术的北方体系”总结为“思想本位的艺术意欲”,并以为“精神意欲的体现最能震撼心灵”。而这也正是鲁迅所推崇的,1919年,鲁迅曾在《随感录》中写道,艺术贵在“能产生触动,形成精神上的作用”。表明人类灵魂的深层意义,成为两位大伙在艺术上跨越时期的一同追求。

1895年的两幅石版画,左边为手工着色的版本。 Photo ? Munchmuseet

至于鲁迅能否看过蒙克的《呐喊》,虽没有文字证据,但可能性极大。鲁迅一生偏爱木刻,而蒙克自1894年左右调转方向版画创作,并在进程中掌握了多个鉴于不同创作资料和技法的版画创作形式。1931年5月4日,鲁迅收到朋友从德国寄来的《爱德华·蒙克版画艺术》,内附92幅插画,根本上包括了《呐喊》在内的蒙克全部代表作。晚年,鲁迅甚而以此书为根基最初蒙克版画选集的编辑事业,但终归因抱病未来临及出版。(本文转载自挪威蒙克博物馆公众号。全球新闻有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