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全球新闻在线

全球新闻在线 首页 文化资讯 艺术文化 查看内容

刺汪烈士陈三才事迹新探——纪念王家范老师

2021-7-7 11:08| 发布者: wdb| 查看: 63| 评论: 0|原作者: [db:作者]|来自: [db:来源]

摘要: 刺汪烈士陈三才事迹新探——纪念王家范老师,更多文化艺术分享关注我们。
今日是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爆发的纪念日,也是敬爱的王家范老师离开咱们一周年的日子。其间曾屡次举笔想要写点东西,但苦于学殖浅薄、文笔枯涩,始终还不敢写点甚么。前一会儿,经师友提示,加上“七·七”这种特异的日子,使咱料到可行经过写一位抗日英烈,也是王老师故乡陈墓先贤——陈三才的事迹,来纪念那统一方水土养育而成的老师。王老师对家乡极有情感,对陈墓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充满着眷恋。咱首次晓得陈三才这位“当代荆轲”的事迹,记得是在2015年8月。源于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大庆之年,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和昆山电视台合作拍摄了一部叫做《清华英烈陈三才》的记录片,由王老师的学弟陆宜泰男士策划。王老师第一时间将视频原版分享给咱们,并在微信群中作了少许口头的评价:“清华英烈陈三才在抗战胜利大纪念前已达成。看过一遍,极佳,有大批珍贵的历史视频史料。”“没有党没有派,以身殉国。”“陈三才极像明末清初的陈子龙,这都唯有从文化积淀的历史深层中去体味。有些事,在久经惯例文化薫陶的士子那边,永远是过不去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而在观察视频和陆宜泰所编《陈三才》的册子后得知,陈三才留住的材料极少,后来为声明其刺汪抗日的真正性,从新确定其烈士身份,陆宜泰等人消费了大批的心血,功莫大焉。今后,咱也一直关心搜集陈三才的点滴史料,稍有所获便向王老师“献宝”。但源于资料皆是断编残简,直到老师去世,也一直未能写成文字,心中时常感觉遗憾。因而,今日也不过选取了几个要紧的片段,略成一稿,信任老师定会很感兴趣。

《清华英烈陈三才》

急公好义——以仁社等史事为焦点依照清末民初社会位置评价准则的新陈代谢,陈三才没有疑是一种极为成功的范例。他1902年出生于江苏昆山陈墓的望族,家境殷实,能人辈出。陈氏自幼学习优异,1916年由江苏省保送到北京清华学校学习,1920年毕业赴美留学,入伍斯特工学院,学习时尚的电气工程不业余。1926年学成归国后,在上海创办中美合资的北极企业,经销冰箱、空调等电器,生活优渥,名利双收。但陈三才却其实不满足一己之荣华,据他的清华同学也是社团同道的刘驭万回忆:“他在华贵生活里乱混之时,始终无忘记他对国度建造的义务。一方面临于社会福国利民各式工作,他总是‘当仁不让’,只需是为公,他从不推却。不论是学校、是医院,或者男女童子军,或者少年城(Boys Town),你请他帮忙,他是从不拒绝的。有时捐款,有时效力;有时出钱又效力。咱在上海住了六七年,每一次想办点公益事,一开头就打手机给三才。甚么Y's Men会(即联青社)、扶轮社,以及其它各色的社会集团,无‘Sarcey’(陈三才英文名)好像是不行推进的样子。不消说得,咱们的仁社,咱们的清华同学会,以及他最爱惜的华夏工程学会,也好像是甚么事都非他不能的!”

陈三才像

刘氏提到了诸多陈三才参加的社会集团,此中绝多数今日都已较为熟悉,不过“仁社”则相对少为人知。本来仁社也是一种留弟子创办的组织,据仁社留存的材料可知,该社发轫于1919年3月20日,那时是9位留弟子在纽约一同发起,本着“合群心”和“效劳心”,“讨论结社之紧要,谋集协议志,群策群力,为祖国造福利”。只是一最初,该社对外严守秘密,且范畴只限于纽约一隅。在一段时间内,源于留弟子当中“党派众多,状至纷乱,群众关于秘密联合,率加猜疑”,因而社务停顿,会务宽弛。直到1922年,修改社章,才征求新社友,扩宽入会门槛。到了1923年仁社年会时,更经过大批议案,增进会务进行,此中“最要者为推广地域,招致新友,提倡精神,募集基金,组织会所等等。其次若会员录之印行,及会徽之制作,均因而时起实施。同一时间欧洲分社成立,美国分社,亦增至八处之多。社友均留学界之精锐,代表十二行省,能人济济,各业俱全。”近代华夏的社团,本来差不多皆是借鉴西方的各式组织形式,从仁社当初的秘密性,更可瞧出是干脆仿效美国大弟子的兄弟会。那时美国兄弟会的形式,常常“入会时须行一个希奇古怪的入会手续,使之产生一个宗教的神秘的意指,既入会则彼此以兄弟相称,以及互相援引回护之能事”,可视其组织性极强。只是那时留美弟子结成仁社,则有其强烈的爱国情感和现实关怀,正如后来仁社社长任嗣达在1927年仁社华夏分部成立的宣言中回顾:“忆昔留美之际,祖国多事,政纲未定,百业废弛,旅居异地,日睹其璀璨河山,富庶兴旺之象,不觉奋然勃兴,勇气百倍,救国之志,于斯以立。徒以学业未成,经历缺乏,虽然有大志,没有以致用。乃集协议志,常相聚会,切磋砥励,互相奋发,为异日回乡救国之预备。”而将仁社导入国家内部,成立仁社华夏分部,正是基于“国事吃紧,日甚一日”,而期望经过“抱爱国利群之旨,立舍己益人之志。真诚相与,忧乐与共。效劳惟恐不先,分利惟恐不后。己之于社,先社而后己。社之于国,先国而后社”的精神,以求实业救国的指标,其理想和责任早已高于兄弟会的范围。1926年6月,陈三才从伍斯特工学院硕士毕业,甫回国一会儿,正在加入到仁社华夏部的创办事业之间。而仁社的材料中,咱们可行晓得更多他刚刚落脚上海时的概况,1926年10月,陈氏曾经参与仁社上海分社的联谊运动,他那时的住址是在康脑脱路(今康定路)康乐里六七七号。况且却非一最初就自创企业,他先是任职于美电洋行,于1927年5月转投恒敦洋行,做的是进出口贸易。陈三才那时担任仁社华夏分部的社员委员会书记,专门负责“物色适当能人推荐入社事情”。日前还可行见到那时他起草的一份勉励招募新社员的文告:仁社同志如见:窃维本社华夏部正规组织以来,已将匝岁,赖诸诸职员之牺牲、各社友之热忱,社务日就条绪,团结日见巩固,各处分社均发展不遗余力,各委员亦俱认真合作,故关于本社之将来想同志亦须抱乐天也。际此本社精神方兴未艾之时,正宜最初征求新同志,俾他日规范扩充社务众多,不致有乏人之虞,故本委员深愿同志随时地留心物色,务使本社同志日增月加,以手足之情感,辅助牺牲之精神,而谋华夏之美满焉。然抉择新同志时,宜慎而不宜滥,本社之目的有二:一曰联络社友情感,二曰为国度谋美满。故物色能人,亦宜以此为准则。如推荐新同志时,即应考其(一)是否与本社同志溶合写作与?(二)有否一长之处,能为社会国度出力?至于推荐手续已详载《仁声》第二期中,兹不赘。各式空白表格,各分社书记处暨本委员会均备,随索即寄。专此谨颂进步。华夏部社员委员会书记陈三才启。五月念五日。

仁社上海分社一部分社员摄影(前排左一为陈三才)

因此也可该社精神之一贯,而在当年8月举办的仁社大会上,陈三才又被选举为司记,即纪录秘书,成为四位领导之一,更可视其在社中的位置和号召力。从日前可知的陈三才参加的最重要的社团来看,最要紧的是两个圈子,一是留美弟子圈,另一种即是清华同学圈。后者最重要的是清华同学会,前者组织则相对较为众多。从仁社的组织和事务可知,最重要的仍是工作上的同道,入会门槛相对也较高,如《仁社华夏总社职员题名》中将最重要的的社友分为银行、教导、交通、进出口、纺织、报纸及广告、工程、电影等,可视工作层级相对也较高。而华夏工程师学会是从不业余学术出发,至于联青社(即基督教青年会成立)则更多是从事公益工作。上海联青社实质上也是“留美弟子返国后从事商业者所组织,宗旨与扶轮社相同,以真诚效劳社会,进行工商工作,增进世界亲善,及协助公共建造为宗旨。”详细如1927年,联青社“基于孩童健身之须要,认为疾病之预防”,在闸北创设的孩童施诊所,即是陈三才踊跃参加的结果。1935年10月,陈三才拉上美籍夫人桑梅史所办的舞蹈学校,在兰心戏院义演,所筹善款悉数充作孩童施诊所经费。1936年,他又参加了4月同人发起的在大上海影剧院,以及6月在百乐门大饭店的筹款运动,目的不但是保持孩童施诊所,同一时间计划在中山路模范村设立一活动场。陈三才那时担任联青社的董事一职,后来还担任社长,为该社的公益运动可谓尽心尽责。烈士身份——就义后的纪念运动1937年,陈三才一方面婚姻产生变故,另一方面源于国难当头,实业救国的抱负愈发难以实现。可行想见,生活和工作的苦恼,留在沦陷区忍气吞声,定使他极为痛苦。1940年10月,陈三才因刺杀汪精卫未遂而被逮捕残杀以后,总社迁于重庆的仁社接过了上海支社的汇报,此中称:“陈三才同仁前曾被绑,解往宁垣,近忽被枪决,闻其罪状为政治暗杀,本来陈同仁关于政治向不感兴趣,今乃以此而丧身,实非预想所及,可不悲哉!同仁闻之,均极为之扼腕叹惜不至!”本来从后来的材料得知,陈三才至少自一·二八事变始,曾经踊跃参加抗日救亡事业。而之是以让人以对政治向不感兴趣的假相,则是因其加入了军统组织的地下事业。

陈三才烈士追悼会《大公报》(重庆版)1942.1.30

是以即便是时任军统上海站站长的陈恭澍,尽管准确晓得陈三才与戴笠及军统合作的实是,但关于陈、戴二人如何取得联系,也没有办法确知。他在回忆录中称:“三才男士是怎么与雨农男士相结识的,咱不非常明白,能否透过某将军的妻媵一位姓田的女子或姓陈的女子所推荐,切实不敢说必定,总之,它们之中的关连是友人而绝非僚属。”所幸笔者后来寻到了军统局在抗战胜利后编写的《先烈史略稿(初辑)》中,专门为陈三才所立的传记——《陈三才烈士殉职事略》,此中准确提到:“廿八年,得朱世明男士夫人谢韵秋推荐,入本局沪区担任制裁汪逆精卫之事业,不辞艰险,购求线索,事为使用之白俄所泄,不幸被逮,缧绁三月,备受荼毒。”将上述两则资料对照可知,陈恭澍所提到的“某将军的妻媵一位姓田的女子或姓陈的女子”,极有可能即是朱世明夫人谢韵秋(实为谢文秋)。朱世明夫妇均是留美弟子,且朱氏后来成为蒋介石的翻译和近侍,夫人谢文秋受其父亲谢洪赉作用,是华夏基督教女青年会的领导。是以不论是从留美弟子的圈子,仍是基督教青年会的公益工作(尤其是相关孩童),陈三才与谢文秋都有着高度的重合。而从时间上看,《陈三才烈士殉职事略》中称是1939年得谢文秋推荐,而1938年谢氏正好上海参加南市难民区的救济事业,直到1940年6月30日难民区宣布关停。因而,笔者推测很可能是这段时间,陈三才由谢文秋推荐,与军统合作刺汪。陈三才身份的隐蔽,自然与地下事业的保密请求相干,同一时间也源于戴笠在抗战胜利后一会儿便不测身亡,不然正如刘驭万所讲“咱深信戴雨农不会让他死得这样沉默,甚而于可行说,死得这样不明不白!”后来为了声明陈三才“烈士”的身份,陆宜泰男士等为之奔波不已。本来从历史实是来讲,在陈三才“刺逆未捷身先死”以后,从各界为其举行追悼会、军统局为其立传,便可确实声明其抗日烈士的身份。陈三才是1940年10月2日在南京雨花台遇害的,其追悼会则要等到1942年2月1日,方由华夏工程师学会、清华同学会、联青社等在重庆筹办,然则费率皆是戴笠一人承受,那时他对刘驭万直言不讳:“咱生平不佩服清华毕业生,咱生平不佩服美国留弟子,由于它们不肯革命的,可是关于陈男士咱是一律地佩服,他的为国舍身,改变了咱轻视你们留美清华弟子一个的‘错误感官’。”因此足见陈三才在戴笠心目中的位置。那时重庆各界筹备追悼会的信息,由中央社报导,《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大公报》等要紧报刊纷纷刊登转发。那时戴笠还请蒋介石颁发“烈并常山”挽额,将其与常山赵子龙相提并论。同一时间追悼会主持方邀请张一麐主祭,冯玉祥、吴国桢等陪祭。此中张一麐是陈三才江苏吴县同乡,同一时间作为政坛耆宿,在抗战爆发后,一度与马相伯等筹办老子军,欲与日寇以老命相搏。以他为主祭,可谓正当其选,也可视主持方的用意深远。到了抗战胜利后,源于环境等各方面的节制渐渐消失,为陈三才鸣冤复仇和重加纪念的运动也顺理成章地展开起来。起首,伴随战后汉奸审判事业的发展,与陈三才被害一案相干的大恶小奸也分批受审。1946年7月,出售陈三才的白俄兄弟陶次沙格尔和陶次波里斯,在南京高院接纳审讯,并由证人汤恢宇指证。涉嫌为伪特工总部充任情报员的邮差范日新,也因密报拘捕陈三才及其它地下事业人士,经开庭审讯并羁押,但其始终矢口否认。8月,范日新终因查没有实据,宣布没有罪解放。而白俄兄弟在经法院三度审讯后,“延请律师百般狡赖辩护”,因而翌年3月宣判之际,清华大学同学会、上海联青社等纷纷上书,以实是俱在为由,请求法院对两凶犯处以极刑,“以慰英魂而快人心”。只是终归结果并没有如愿,《申报》具体报导了后来的结局:前北极企业总经理陈三才,抗战时期在沪担任地下事业,因计划谋刺汪逆兆铭,事机不密,被白俄陶决出售,被捕后在京罹难。胜利后该白俄经当局捕获,清华同学会等迭请予以严惩。兹悉:陶次已于本月十五日由高院判处徒刑十五年,按陈三才氏属于军统局,那时与该白俄陶次等密谋行刺汪逆,因拒绝陶次需索巨额款项,遂被出售汇报伪方。陈氏寓所在大西路美丽园,那时所谓“歹土”地域内。二十九年七月中,陶次引领伪方人士将陈捕去,解送南京。汪逆初尚不拟加害,而以外交部上海办事处处长及交通部次长等伪职利诱,但陈不为所动。后汪逆再次遇刺,遂迁怒于陈,于该年十月二日绑赴雨花台枪决。当陈被捕之时,其表侄汤恢宇亦一并被绑,旋即获释。渠在狱中时闻知此事全系白俄陶决所暗害,故出狱后曾报请工部局将陶次一度拘捕监禁于静安寺捕房,旋因受七十六号之负担而解放,但曾秘密为陶次摄下一影作证。胜利后据情呈报戴笠将军,不料陶次于抗战后期又转变担任忠义救国军事业,故开始未予法办。后经被害人亲友力请雪冤,始于昨年一月将陶次及其弟拘捕,最近清华同学会及联靑会复呈请当局迅予判罪,本月十五日晨经高院以通谋敌国罪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其弟则宣布没有罪。

谋刺汪逆不成 陈三才殉难案 白俄密告人判刑十五年,《申报》1947.3.20

这篇报导交代了诸多陈三才遇难首尾的细节。至于白俄兄弟的定罪,很可能正是牵涉抗战后期的忠义救国军难题,法院且以判决在先,终归未能对罪犯处以极刑,但其出售谋害陈三才的实是终究是铁板钉钉了。在战后追加纪念方面,1945年10月初,适值陈三才牺牲五周年到来之际,生前旧侣在上海一所美国教堂为他从新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追悼会,“行述与悼词由陆梅僧、黄宣平、顾毓琇、李惟果、李元信诸男士担任,说到悲愤处,令人凄然泪下!尤其是黄宣平宣读烈士由南京狱中寄他的一封英文信,表达他的心迹,更值得吾人敬仰。威武不行屈,烈士可行风矣。”而在家乡,起首是1946年5月,吴县抗战史料编纂委员会搜集梳理抗战烈士传记材料,以为陈三才事迹“内容切实,合于本会烈士划定准则各款,应称‘烈士’”,并将其材料函送国史馆。12月底,昆山县政府社会科发表公告,计划于翌年元旦举办忠烈祠入祠典礼,此中首批入祠公示名单中,陈三才位列第一。等到1947年1月1日,忠烈入祠典礼顺利举办,本地报纸具体纪录了那时的实况:“忠烈入祠典礼,定今天上午十时于庆祝大会后举办,核定入祠忠烈计陈三才等二十三位。入祠行列如是:一、横额,二、驻军宪兵,三、鼓手,四、烈士神位亭,五、烈士家属,六、细乐队,七、参议会及党团,八、县政府及所属各机关,九、农工商渔教导自由职业集团,十、各学校代表,十一、警察及保安队,其经由路线:由中山堂大门出发,经新县前宣化坊,右折入中大街至老县前,经县西边百花街,过半山桥向西走西塘街入忠烈祠。入祠典礼举办时,由沈县长亲临主祭,各忠烈遗族,亦已由筹备会邀请出席观礼。”

昆山县政府社会科公告——为各忠烈军民应否入祠难题咨询各界人员意见以昭慎重由《旦報》 1946.12.21

假如说前面是位置政府举止,那末在1946年11月,昆山陈墓镇各界“因忆念烈士陈三才男士之忠魂起见”,在“陈墓镇中心人民学校朱校长及徐进初、陆调梅”等人的倡议下,发起筹款募建陈烈士纪念塔的运动。第二年,陈墓镇槃亭中学为纪念陈三才烈士,在教员休息室中也悬起了一块白底黑字题名“三才堂”的横额。巧合的是,王家范老师是1951年映入该中学读书,不过他对学校的回忆中并没有说起这一块匾额,而咱也无机会再向他请教。更为遗憾的是,2017年咱因故未能跟随老师到昆山参与顾炎武思想学术研讨会,后来老师生病住院,计划中的陈墓之行也终归未能成行,是以迄今咱也无踏上过那块土地,这块匾额的疑问也只能待到将来专程拜访了。

2015年5月,王家范男士回陈墓,在以前就读的小学前,上海书店出版社王郡所摄

附:陈三才传记三种陈三才烈士殉职事略陈烈士三才,江苏吴县人也。秉渊深之精,穆峻厉之容,英锐奋发,卓荦不羁。在乎幼冲,固已藐然有烈杰矣。读书里庠,日诵千言,二三过不忘。及冠,入清华大学,坚苦奋砺,试频裒然高列。烈士志窥远大,雅慕新奇,尝谓欲谋人民乐利,其必以电工为依归,因而慨然有远耆【翥】之志。民国九年,负笈留美,入乌斯脱大学习电机,殚心钻研,成绩卓异。既得学位,入美国名厂威士丁好思实习,造诣益深。当是时,留美习工程者,发起组织华夏工程师学会,烈士奔走筹维,日不暇给,学会之成,烈士与有力焉。十四年归国,创北极电气冰箱企业于沪上,自任经理,精心擘画,范围宏廓,企业之名日彰。业余则着力社会公益,昕夕栖皇,未尝暖席,其尤著者,为协办孩童义诊院,被泽者逾万,其天性盖认为善最乐也。一二八之役,烈士纠集同志,以技艺助国军工事设施,复秘密参与沪上救亡事业。七七变起,烈士慷慨激昂,以杀敌锄奸自誓,孤岛沦落,此志益坚。洎乎汪贼叛国,靦颜事仇,奔走宁沪,组织伪府,河内志士,椎中副车,大义磅礴,烈士效风,欲再投渐离之筑,尝语人曰:“救国当先除败类,不寝汪逆之皮,食汪逆之肉,非丈夫也。”廿八年,得朱世明男士夫人谢韵【文】秋推荐,入本局沪区担任制裁汪逆精卫之事业,不辞艰险,购求线索,事为使用之白俄所泄,不幸被逮,缧绁三月,备受荼毒。敌伪桀黠,佯称烈士业已悔过输诚,将畀要职,诡辞诬枉,冀夺其节,烈士早置生死于度外,威胁利诱,皆弗为动。汪贼尝亲讯始末,烈士曰:“予与尔没有私怨,欲诛国贼耳,国贼人人得而诛之,何问为?”贼语塞,遂从容就义,时为二十九年十月二日,其地则南京雨花台也,春秋三十有九,其不满二十龄之外甥女自沪入京,为收遗骸,葬于沪。遗孤一,曰华伦,方八龄,今居香港。期年,陪都各界追怀风烈,公祭于忠义堂,领袖题颁“烈并常山”,以旌忠荩,领导者亲临致祭,远近闻而来吊者,冠盖相望,此非所谓死有重于泰山者欤?烈士曾发明冷气装置,惜未竟其功而身先殒,弗得造福人群,死犹泯泯也。(军统局编:《先烈史略稿(初辑)》,军统局出版,1946年,第4—6页。)陈烈士三才传编者按:陈烈士三才,邑陈墓人,于敌伪时,为汪逆所劫,遇难于宁雨花台,兹觅得联青社、北极企业等在沪举办追悼会中之《陈烈士三才传》一份,特将原文录下:陈烈士定达,字三才,江苏昆山人,生于清光绪念八年七月一日,幼承家学,聪颖过人。早年肄业苏州草桥中学,每试辄列前茅。年十四,负笈北平清华学校。民九年毕业,即渡美投“吴士德产业专门学院”专工电机学。民十三年学成,获理科学士位,更求深造,复进美国“唯是顶安”电子企业实习。烈士英才荦卓,谦霭可亲,中外人员,咸乐与之交。返国后任北极企业总经理,嗣为副总裁,兼华夏通惠机器企业常务董事,并为美国冷气、电气、暖气、空气流通等工程学会会员,又历任上海联青社社长,清华同学会会长等职,鸿裁硕画,沉毅明允,有声于时,遇下未尝疾言厉色,而所属咸加仰戴,品德之崇高,慨可想见。民廿六年,中日战祸暴发,京沪沦陷,奸权当道,烈士愤叛逆之附敌,秘密参与地下事业,誓以锄奸为己任。民廿九年七月九日,谋泄被逮,逆方威逼利诱,冀为己用,辄遭峻拒。据那时亲属设法营救者谈,汪逆曾许有电政司一席,欲彼担任,能则可没有要求投降,当遭三才男士严词拒绝,最终只须具悔过书一纸,即可开释,陈烈士云:“吾没有过,何悔之有?能放则放,惟以没有要求为准则。”汪逆羞怒以下,即令枪决,当于仝年十月二日遇难于宁之雨花台,临终不挠,从容就义。呜呼,戚属为之安葬于上海静安公墓,遗一子曰华伦,富贵不行淫,威武不行屈,陈烈士可行当之没有愧矣。(《陈烈士三才传》,《旦报》1946年9月20日第1版。)陈烈士小史中央社讯:陈三才烈士为沪上名工程师,前以谋刺汪逆不幸事泄被害,华夏工程师学会、清华同学会等集团,及各界人员拟结合举办追悼会,以慰英魂。陈烈士小史如是:陈君三才,江苏吴县人,民国纪元前十年八月四日生,幼而聪颖奇嶷,肄业清华大学,每试辄列前茅,体格健壮,长于球技活动,性亢爽,慕侠义,而接物以和。民九至美国入乌斯脱大学习电机科,成绩卓异。既毕业,入美国名厂威士丁好思等实习,造诣益深,遂矢志电工救国。当是时,留美习工程者发起组织华夏工程师学会,君奔走筹维,惟恐或后。十四年归国,历任西屋、威士丁好思诸大企业要职,居沪既久,举社会工作之关福利者,君没有不与,其尤著者,为协办上海联青社主持之孩童义诊院,造福孩童逾万人,君之天性,盖认为为善最乐也。复手创北极电气冰箱企业,任经理。十余年来,赖君悉心擘(原文如许,疑有缺字),范围宏廓,企业之名日彰。一二八之役,君纠集同志,以技艺助抗日军种种工事设施,复秘密参与沪上救亡事业。七七事变起,君士慷慨激昂,以报国自任,厥后汪贼附逆,为伪组织于南京,河内烈士狙击未中,君义愤填膺,谓救国当先杀败类,乃集沪上爱国份子,谋再投博浪之锥,不幸事泄被逮,缧绁三月,备受荼毒,凡贼威胁利诱,皆弗为动,君已置生死于度外矣。贼曾亲审君,君曰:“余与尔没有私怨,欲诛国贼耳。国贼人人得而诛之,何问为?”贼语塞,君遂从容就义,死其时则二十九年十月二日,其地则南京雨花台也,年三十有九,家人舁遗骸葬于沪,遗孤一,曰华伦,方八龄,今居香港。(本文原题为《刺杀国贼汪逆事泄 工程师陈三才被害 渝各界拟举办追悼会》,《时事新报》1942年1月28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