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全球新闻在线

全球新闻在线 首页 文化资讯 艺术文化 查看内容

一周艺术人物|蔡国强远行归沪,赫斯特“盛樱”巴黎

2021-7-12 11:42| 发布者: wdb| 查看: 42| 评论: 0|原作者: [db:作者]|来自: [db:来源]

摘要: 一周艺术人物|蔡国强远行归沪,赫斯特“盛樱”巴黎,更多文化艺术分享关注我们。
上周,上海浦东美术馆开馆,华夏艺术家蔡国强携作品《与未知的相遇》、《远行与归来》回到以前求学的上海,三十好几年前正是在此,他最初实验火药,寻觅艺术新媒介。英国艺术家达明安·赫斯特在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举行个展,赫斯特在努维尔设置的体积中,画满“盛开的樱花”。在首尔,建筑师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韩国首作将要竣工,建筑的楔形体量如混凝土雕塑。在华夏秦皇岛,美国人丹尼尔·阿尔轩在阿那亚海边细数“时间之沙”。在蓉城,出版人董宁文的私人笔墨展正好举行。《全球新闻·艺术点评》“一周艺术人物”,报导并评析国家内部外的艺术话题人物及热点事故。上海|艺术家蔡国强远行后回到上海,讲述“与未知的相遇”

蔡国强

艺术家蔡国强的艺术创作横跨数种媒材,他持续探寻以火药创作绘画的艺术手法,渐渐扩大其作品的爆破范围和方式,并构建著名的室外爆破计划,以大型的火药爆破艺术和装置艺术闻名全球。

蔡国强与作品《与未知的相遇》,浦东美术馆,2021年, 顾剑亨摄,蔡事业室提供。

7月8日,作为上海浦东美术馆的开馆展之一,蔡国强个展“远行与归来”对外开放,以对话东西方文明的创作方式表现艺术家近年“一种人的西方艺术史之旅”名目的精选作品,以冬奥为专题和以紫禁城为灵性创作的新作,以及由洛杉矶盖蒂文物庇护探讨院策划的展中展“媒材的远行”。该展览为巡展,上一站是在2020年的故宫午门展出。另外,作为特别委任名目,其作品《与未知的相遇》在美术馆跨越四层、逾30米高的十分规展厅内表现联通古今中外的“宇宙树”。

《蔡国强:远行与归来》展览现场,浦东美术馆,2021,顾剑亨摄,蔡事业室提供

这是蔡国强继2014年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个展后,再一次回到上海。在美术馆开幕式上,蔡国强讲述了与上海的渊源。“上海是咱这艘小船离开家乡的第一种港口,七十年代起咱在家乡就用上海美术使用物品厂的颜料和画布。1978年初次离开家乡是乘着煤车来上海看‘法国十九世纪农村风景画’展览,这也是咱首次亲眼见到异邦人的原作,才晓得莫奈、毕沙罗等艺术家,本来每私人皆是很不一样的,你没必需画的很像。”80年代初,蔡国强来到上海戏剧学院学习舞台设置,为本人的当代艺术成长打下了坚实根基,上海求新求变的精神也让他在上海时期就悄悄实验火药,寻觅艺术新媒介:“上海对年青的咱而言便是西方文化的真正存留,外滩、梧桐树、教堂等皆是咱这一次展出作品的部分主角。”“1985年夏天,咱离开上海,1986年冬远行日本,1995 年秋定居美国、在全球进行……未料离开上海15年后又一次次回来。2000年上海双年展……2001年的APEC景观焰火……2010年外滩美术馆……2014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个展……这便是咱与上海、与这边的大家的缘分。”蔡国强说。(文/陆林汉)巴黎 | 英国艺术家达明安·赫斯特在努维尔设置的体积中,画满“盛开的樱花”

达明安·赫斯特在“盛开的樱花”作品前。

达明安·赫斯特在法国的首个艺术机构个展“盛开的樱花”,上周在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开幕。赫斯特为此个系列倾注了三年,终归在2020年11月达成了“盛樱”系列。“盛樱”系列包括107幅大尺幅绘画,此中分为单幅、二联画、三联画、四联画,另有一幅六联画。这一次展览是对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总监埃尔维·尚戴斯3年前向赫斯特发出的展览邀请的呼应。展出的30幅作品由尚戴斯和赫斯特一同选定,表现于由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设置的体积中。“盛樱”系列以俏皮的讽刺手法从新诠释了惯例风景画的专题。他既联合了厚重的笔触和姿态绘画中的素材,同一时间也参考了感官派、点彩派以及行动绘画的作风与作用。这点庞大的画布十足被稠密的鲜艳色彩所掩盖,将观众笼罩在一种庞大的花卉景观中,在具象与抽象之中游走。

达明安·赫斯特《盛开的樱花》系列2018? Damien Hirst and Science Ltd.

1986年,达明安·赫斯特入学伦敦的金史密斯学院,并快速成为了英国青年艺术家的代言人。他将动物标本放到充满甲醛溶液的装置作品——“当然历史”系列——成为他创作的象征。只是,绘画在赫斯特的作品中一直扮演着要紧角色,他的“波点绘画”于今已衍生为千余幅尺寸不一的作品。展览时期,观众还将见到两部影片,一部记录片将让观众体会到验赫斯特位于泰晤士河边事业室的气氛;另一部影片以360°视角拍摄,大家在赫斯特声响的引导下,走入他另一种事业室。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1月2日(文/畹町)首尔 | 建筑师赫尔佐格与德梅隆韩国首作将要竣工,楔形体量如混凝土雕塑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

近日,瑞士建筑事务所赫尔佐格&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宣告韩国首作将要竣工:由它们设置的ST世界总部和SongEun艺术体积将于2021年9月开放。建筑的开幕展览也将于9月举办,并由赫尔佐格与德梅隆与SongEun艺术与文化基金会一同策展。赫尔佐格&德梅隆由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与皮埃尔·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构成,它们的作品以对惯例的尊重和直白的体现方法而获好评,另一方面,又以创新的设置概念备受瞩目。2001年,赫尔佐格&德梅隆得到普利兹克建筑奖。它们的代表作包括2000年对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改装,以及北京鸟巢体育场等。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韩国首作

ST世界总部和SongEun艺术体积位于首尔清潭洞的心脏地带。建筑的三角形体量组成其特点:高耸的正立面朝向最重要的街道;低矮的背立面朝向花园,以更亲密的尺度界定了四周的社区。三角形体量来源于场所特定的建筑围护设置请求,在此根基上使建筑面积第一大化,并从地域法则中挖掘了使建筑具备雕塑感的潜力。画廊体积、办公室和公共地域的实验性的、预想之外的组合在地上和地下开展,所造成的概括体邀请公众参加首尔当代艺术。斜坡往下的曲线在地下展览体积的天花板上雕刻出一种开口,将展厅与来源街道的运动、声响和光线接连起来。在地面子上,斜坡的螺旋体块接着拉伸,造成将游客带到二楼画廊的楼梯。(文/钱雪儿)秦皇岛阿那亚| 艺术家丹尼尔·阿尔轩新开展幕:海边细数“时间之沙”

丹尼尔·阿尔轩

当前,“丹尼尔·阿尔轩:时间之沙” 在位于阿那亚的UCCA沙丘美术馆开幕,展览表现艺术家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鉴于“虚构考古”,及其对历史和遗迹的兴趣创作的全新雕塑和相干素描作品。丹尼尔·阿尔轩1980年生于美国克利夫兰,现事业和生活于纽约。阿尔轩的作品曾在MoMA PS1、纽约新美术馆、迈阿密当代艺术博物馆等地展出。

丹尼尔·阿尔轩,《侵蚀海洋女神阿瑞图萨蓝色方解石像》,2021,蓝色方解石、石膏,100×166×68厘米。相片由艺术家和贝浩登画廊提供。

阿尔轩的雕塑创作围绕“虚构考古”的概念开展。“虚构考古”意味经过对历史遗迹和具备当下时期特征物品的超现实表现,为观众虚构出跨越时空的考古现场,激起观众以未来视角审视面前的“遗迹”。在创作进程中,阿尔轩得到法国国度博物馆扶持,接近到如巴黎卢浮宫、梵蒂冈博物馆等欧洲最要紧博物馆馆藏的雕塑大师原作的模子,并采纳其标记性创作材质,如侵蚀水晶和青铜,以仿如几个世纪、甚而几千年后出土的状况对古希腊和罗马的雕塑发展了重构想象。阿尔轩借由对古物和观察者所处时空的超现实错置,营造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未来考古现场。在这座消隐于沙丘以下的美术馆中,虚构的历史遗迹、展厅临海沙丘的当然环境,以及观众对这点遗迹背后故事的想象,三者一同组成了一场视线上的对话。(梳理/钱雪儿)成都 | 出版人董宁文从事独立出版21年,私人笔墨展蓉城表现

董宁文

7月10日,一场专题为《“宁文笔墨”——水墨书香话天府》的文化交流运动在成都兴隆湖畔西贝柳斯艺文体积举行,运动系“宁文笔墨”董宁文书画作品成都展的构成部分,展出作品来源《开卷》执行主编董宁文。董宁文生于20世纪60年代,早年当过兵,做过编辑,发表过百余万字作品。他用二十年的时间,一种人独立编辑、出版读书刊物《开卷》杂志,以人文内涵和书卷气息,把《开卷》在爱书人的圈子里,做成了一种有作用力的读书品牌。《开卷》自2000年4月在南京创刊以来,以每月一期的月刊方式,延续出刊200多期,并编辑出版了“开卷文丛”“开卷书坊”等 200多个图书。董宁文也因而赢得了“一种人的编辑部”、“一种人的出版社”的赞誉。

“宁文笔墨”绘画作品

这次展出了董宁文近年来创作的水墨画作约30幅,以及不少由董宁文撰写、编辑的书籍。作品以书润墨,既表明出作家的文化内涵,又有着绘写的闲趣。开幕当天同一时间举行了文化人对话,徐康、何三畏、龚明德、罗烈洪等参加对话。这次展览将连续到7月14日。(梳理/畹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