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全球新闻在线

全球新闻在线 首页 文化资讯 艺术文化 查看内容

半世纪前谁主“激浪派”?除了博伊斯,另有麦素纳斯

2021-7-12 11:42| 发布者: wdb| 查看: 38| 评论: 0|原作者: [db:作者]|来自: [db:来源]

摘要: 半世纪前谁主“激浪派”?除了博伊斯,另有麦素纳斯,更多文化艺术分享关注我们。
1962年“激浪派”的艺术创作首次正规在美术馆上演。激浪派的作品五花八门,时时提示世人关于艺术的态度。本年是“激浪派”代表人物约瑟夫·博伊斯百年诞辰。除了博伊斯外,本年也是激浪派的开创者乔治·麦素纳斯(George Maciunas)诞辰九十周年。近期,上海昊美术馆结合立陶宛文化学院,邀请了立陶宛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伊万那斯卡斯举行了讲座“乔治·麦素纳斯与激浪派”,讲述了激浪派开创者乔治·麦素纳斯与激浪派集团的故事。激浪派的显露二十世纪中期,当艺术创作在原有的绘画、雕塑等惯例方式的演变上捉襟见肘之时,那一些不曾被视为主流艺术创作方式的媒介,诸如影像、身体、音乐、新媒体,甚而是平常现成物件等,被很需要突破精神的艺术家们纷纷请到创作中去。他们日渐成为新艺术作风演变的载体和媒介,而“激浪派” (Fluxus)即是这股后现代艺术潮流中额外要紧的力量。甚么是激浪派(Fluxus)?拉丁语中“Fluxus”的意思是流动,英语中“Flux”是一个流动的状况,在平常意义上,激浪派既非是一种详细的现代艺术活动,还不是一个惯例意义上的艺术流派,却是一种在上世纪60年代初显露在欧美的松散的世界艺术组织。立陶宛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托马斯·伊万那斯卡斯 (Tomas Ivanauskas)显示:“少许人一最初把激浪派称作是一个新达达,但它们其实不乐意,它们以为激浪派不隶属全部一个艺术流派或艺术活动。它们感觉激浪本来是一个态度,是一个对全球、对生活的观点和看法。”上世纪六十年代,众多要紧的前卫艺术家都参与了激浪派,包括约瑟夫·博伊斯、迪克·希金斯、小野洋子、白南准、本·沃蒂尔、罗伯特·瓦茨、本杰明·帕特森和埃米特·威廉姆斯等。1962年“激浪派”的艺术创作首次正规以“激浪派”的名义在德国威斯巴登全家美术馆上演。这场地谓的首次“激浪派”音乐节实质上是激浪派艺术家所表演的举止艺术。此中最为有名的演出去自乔治·麦素纳斯的《钢琴运动(Piano Activities)》。

乔治·麦素纳斯与E毫米ett Williams、Dick Higgins等表演《钢琴运动》,1962年

伊万那斯卡斯说,“这点艺术家的背景皆是多元的,有作曲家、设置师、视线艺术家,包括诗人等。每私人用本人自身所熟悉的媒材创作,接下来将这点不用的创作发展合一、交流,是跨媒介的。”因而,激浪派实践的范畴也是包括了视线艺术、都市规划、建筑、设置、文学、出版等各个范畴。开创者乔治·麦素纳斯乔治·麦素纳斯(George Maciunas)是激浪派中的要紧人物,被公以为是激浪派的开创者,也是第一届激浪派艺术节的组织者。他于1931年11月出生于立陶宛考纳斯(Kaunas),1944年,在与家人逃避苏军进攻,短暂生活在德国,并于1948年迁居美国。在美国,麦素纳斯区别学习了艺术、图像设置、建筑和音乐,并终归研习了艺术史,主攻欧洲和西伯利亚移民美术。他关于艺术史的深厚兴趣甚而超过了其发展艺术创作的热情。

乔治·麦素纳斯,自画像,1973,丝网套印(Jonas Mekas Visual Arts Center)

记录片《乔治:乔治·麦素纳斯与激浪派》影像截帧

1955年到1960年,麦素纳斯初次最初绘制艺术图表,希望能够在此中囊括往日全部的艺术作风、活动、派别和艺术家等。在此时期,麦素纳斯出版了三卷本的前卫派艺术史,此中激浪派被作为第一卷的要点发展推荐。在麦素纳斯为激浪派所设置的产物中,最为著名的当是《激浪派盒子(Fluxus boxes)》和《激浪派用具箱(Flux-Kits)》。这点小盒子中装满了诸如乔治·布莱希特、小野洋子等激浪派艺术家收集或许设置出去的东西和卡片。此中,初次被设置出去的是《激浪派1号(Fluxus 1)》,在一种木盒子中展现许多数激浪派艺术家的作品。这种盒子一经显露,便广受大家欢迎,并在好多国度从新再版屡次。

乔治·麦素纳斯,《激浪派1号(Fluxus 1)》

麦素纳斯设置的名片(Jonas Mekas Visual Arts Center)

另外,麦素纳斯在1963年提议了著名的《激浪派宣言》,而这段宣言也成为以后艺术家们引用的对象,如朱利安·罗斯菲德的影像装置就引用了该文本精华。

麦素纳斯,《激浪派宣言》, 1963年

除此之外,麦素纳斯在建筑方面亦有奉献。在谈及麦素纳斯的艺术生计难题时,伊万那斯卡斯显示,“在读其传记时可行发觉,尽管他过得清贫,但他也在不停交易房产。60年代末,他从新开发了破旧的阁楼建筑,并与艺术家合作将其加以改良改造,作为激浪派之家合作社。为这,他将房子转换为可供艺术家们发展各式媒介创作的公共体积。在他的改装下,这类体积成为了现在SoHo的雏形。”

麦素纳斯, Fluxfest flag 字体设置,1968,(Jonas Mekas Visual Arts Center)

麦素纳斯与比莉·哈钦在婚礼上互换衣服

1977年,麦素纳斯患上肝癌和胰腺癌,并于次年在位于波士顿的全家医院里去世。在离世前三个月,他与诗人比莉·哈钦(Billie Hutching)结婚,并举办了一场“激浪派婚礼”——新娘和新郎在婚礼中互换了对方的衣服,这仿佛也成为麦素纳斯一生中最终一次“激浪派”运动。激浪派集团与作用激浪派的一经显露,便迷惑了欧美、日本大批具备更新和叛逆精神的艺术家。在1962年“激浪派”音乐节上,在麦素纳斯的组织下,德国艺术家沃尔夫·维斯泰尔(Wolf Vostell)、韩国艺术家白南准(Nam June Pack)等都参加了这次“首秀”。这场地谓的首次“激浪派”音乐节由众多激浪派艺术家的“音乐会”构成,实际上便是它们所表演的举止艺术,尽管许多都与音乐相关。

约翰·凯奇《4分33秒》

穆尔曼用白南准的身体拉当琴

在麦素纳斯诠释美国作曲家菲利普·科纳(Philip Corner)的《钢琴运动》中,观众变身为演奏者刮、抓、击打特定物件达成乐曲。这点疯狂的破坏举止成为乐曲演奏中的“配乐”,最终全个钢琴都被摧毁殆尽。另一位要紧艺术家约翰·凯奇的作品《4分33秒》则更为巧妙,他在钢琴前坐下,观众们坐在灯光下安静地等着,1分钟,无动静,2分钟无动静,3分钟,大家最初骚动,左顾右盼,想晓得到底怎样了,到了4分33秒,钢琴家站起来谢幕:“谢谢各位,刚才咱已成功演奏了《4分33秒》。”约翰·凯奇曾发表了名为《音乐的未来(The Future of Music)》的艺术宣言,在他看来,咱们身处噪声环境中,雨声,车声,风声,心跳声,马达启动机的声响等等,皆是噪声,但不行不说他们在某种水平上还是美妙的。1964年,小野洋子首次登台表演其要紧作品《碎片(Cut Piece)》。她独坐在舞台上,身前放着一把剪刀,进而指导观众轮流上前从她身上剪下一片衣料;而白南标准和女大提琴家穆尔曼合作了多件作品。白南准曾让穆尔曼在本人的脊背上拉“琴”,尝试将身体当做乐器。

约瑟夫·博伊斯明信片,1970-1980 昊美术馆馆藏

没有题,(塑料袋,对于:纪念乔治·麦素纳斯)没有年份 昊美术馆馆藏

伊万那斯卡斯显示,“它们的表演却非剧场式演出,是不要排练,不要全部特别技巧的,更多的是重申一个互动性,这在那时是一个新的主张。由于往日剧场的表演舞台和观众席之中的界限是很分明的,激浪派的艺术家们期望打破演员跟观众之中的界限,是以每一场激浪派表演,观众皆是高度参加此中的。”“它们的艺术表演让得少许音乐厅、剧场不想接受它们,怕它们对场所形成毁坏。但在它们看来,馆场不接受它们并未关连,由于观众街上的观众乐意看它们,它们便去街上表演。这一措施十分成功,它们在街上演出取得了很没有问题反响。”伊万那斯卡斯说道。激浪派的作品五花八门,时时提示世人关于艺术的态度,甚么都可行被拿来作为艺术,艺术没再是被束之高阁的供人仰慕之物,这也在潜移默化间对今后的艺术发生作用。伊万那斯卡斯说,“麦素纳斯在美国的家里经常会举行少许派对,好多人受邀参与。此中,小野洋子和约翰·列侬的一系列反战作品也是在此时期遭到启发的。”

立陶宛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伊万那斯卡斯举行“乔治·麦素纳斯与激浪派”讲座。

“此外,另有一种对于麦素纳斯与安迪·沃霍尔的小故事。有一次,麦素纳斯的友人想向他买‘激浪派盒子’。当麦素纳斯得知原因是作为礼物送给沃霍尔时,他便说,不卖!他说,‘沃霍尔曾经窃取了咱好多想法。’”(本文概括自讲座“乔治·麦素纳斯与激浪派”,及昊美术馆公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