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比常年同期多一半!京津冀降水增多,有啥作用? 来自:国民日报本年夏季,京津冀地域下雨天显著增多。据统算,6月1日至8月31日,京津冀3省份的平均降水量达508mm,比常年同期偏多近一半。
京津冀地域降水为何增多?带来了哪些作用?怎么趋利避害?
9月8日,北京再一次迎接降雨天气。“本年夏天雨水挺多”“好像三天两头下雨”……在京津冀地域,好多人都有个一同的感受:“本年雨多!”
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印证了大伙的感受:本年夏季(6月1日至8月31日),京津冀3省份的平均降水量达508mm,比常年同期偏多近一半,是1997年以来同期最多的。
华北雨季比常年偏早6天,且日前尚未完毕,完毕日期显著偏晚
华夏气象局国度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正研级顶级工程师顾薇说:“本年夏季,华北地域降水的体积分布差异较大,偏多地域最重要的位于华北地域中东部的京津冀地域。”
北京市气象部门发表的监测数据显现,6月1日至8月31日,全市平均降水量为627.4mm,区别比常年同期和近10年同期偏多近七成和六成,为近20年来最多。
顾薇说:“华北雨季于7月12日最初,比常年偏早6天。况且华北雨季尚未完毕,比常年雨季完毕日期(8月18日)显著偏晚。截止9月7日,京津冀3省份雨季平均降水量为398mm,比常年偏多65.5%。”中央气象台9月8日18时发表的预报显现,未来3天,受冷涡作用,华北中北部多阵雨或雷阵雨,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在夏季6月至8月的3个月里,京津冀7月份降水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多,7月份的降水反常在今夏雨水偏多中起到主导效用。”顾薇推荐,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子偏西、偏北,华北地域处于副高西边缘,对流不固定、能量十足。同一时间,7月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地域对流活泼,第6号台风“烟花”在西北太平洋、第7号台风“查帕卡”在南海同一时间进行,增强了来源西北太平洋、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为京津冀等华北地域强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自。
9月以来,京津冀地域经验明显降水进程,平均降水量达39.8mm,此中北京地域达64mm,已超越北京9月常年平均降水量(54mm)。顾薇说:“估计9月中下旬,京津冀地域还将有显著降水进程,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两成至五成。”
降水增多,为展开河湖生态调整、规复地下水位提供有益要求
“入夏以来,京津冀地域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多,显著破除了春旱,有益于水库蓄水及农业制造、空气品质改进。”华夏气象局国度气候中心灾害风险室副主任尹宜舟推荐,6月至8月,海河流域平均径流深为35.3mm,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半,北京密云水库和河北潘家口水库、岳城水库上游流域累计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区别偏多67.8%、66.8%、41.9%。
降水增多,增添了河湖水库蓄水量,为展开河湖生态调整、规复地下水位提供了有益要求。7月,本年夏季滹沱河、大清河(白洋淀)生态补水顺利完毕,补水水量达2.21亿立方米。与补水前比较,补水河道附近2千米范畴内地下水水位平均回暖0.33米;赵王新河、子牙新河、子牙河在补水时期,鱼类种类数区别升高25%、33%、20%。
从8月底最初,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统筹官厅水库来水、引黄水和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水、北运河水等多个水源,将贯穿永定河北京三家店至天津屈家店146千米河段,生态补水总量约1.4亿立方米。
“降水较多,有益于改进空气品质。”尹宜舟说。以京津冀降水明显偏多的7月为例,生态环境部发表的监测数据显现,京津冀及附近地域“2+26”都市平均空气品质优良天数比重为71.1%,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调43.2%。北京市7月空气品质优良天数比重为83.9%,同比上升29.1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调50%。
“今夏京津冀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66.7mm,大约差不多于比常年同期多降下363亿吨雨水。”顾薇说,“只是,日前京津冀地域降水偏多是相关于当地的气候平均值而言,其实不意指着不缺水了。从降水量值上看,京津冀和南方地域仍是存留显著差异。”
改善防洪工程体制建造,提高预报提前警告能力
“本年夏季,京津冀地域降水全体偏多,但体积分布不匀称,此中北京东部、天津大部、河北东北部和南部等地域降水偏多五成以上。”尹宜舟说。
今夏,北京、天津和河北东部部分气象站降水极其性显著,京津冀地域大家都有8个国度级地面气象站的日降水量突破历史同期的月极值,北京顺义突破了年极值。
“从今夏京津冀等地的降水概况看,往后在防灾减灾方面须要进一步增强监测预报能力建造,提升针对极其天气气候事故的提前警告效劳能力,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确、效劳精细。”尹宜舟说,同一时间,要进一步改善防汛抢险救灾各步骤的体制和过程,加大堤防险段、病险水库、都市排水防涝设备等巡查力度,做好祸患排查及修缮事业。
降雨增多,为海河流域防汛带来了挑战。水利部消息中心相关负责人推荐,海河水系呈扇形分布,河流分散入海,洪水流传的“线性串联”效应较差。另外,流域内的山地和平原过渡短,从山区降雨到河道出山口显露洪水,预见期第一长只是1天至2天,短的仅几个小时。因而,洪水通常陡涨陡落、洪量聚集、洪峰高,防御难度大。
日前,海河流域初步构建了以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为主体的防洪工程体制。全流域具备防洪功效的大、中、小型水库达1597座,总库容达315.5亿立方米;全流域5级以上堤防大家都有21630千米。水利部门正进一步改善防洪工程体制建造,提高预报提前警告能力,提升水工程结合调整预演精度。
“另外,还要加大科学普及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在全世界气候变暖背景下,我们国家极其天气气候事故频发的风险增添,提升广泛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防汛抗洪能力。”尹宜舟说。
【责任编辑:高琳琳】
更多金融理财关心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