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全球新闻在线

全球新闻在线 首页 娱乐新闻 体育赛事 查看内容

73岁阿姨全运会夺冠 用实质行动声明“咱能行”!

2022-6-2 16:12| 发布者: wdb| 查看: 72| 评论: 0|原作者: [db:作者]|来自: [db:来源]

摘要: 73岁阿姨全运会夺冠 用实质行动声明“咱能行”!,更多关于体育新闻关注我们。

  1金、1银、2铜,在陕西全运会的另一片赛场,上海群众乒乓球捷报频传。73岁的上海阿姨笑傲领奖台,45岁的医生实现儿时夙愿……这群沪上乒乓球草根好手创建的一支上海市乒协申房队,在昨日落幕的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乒乓球名目中,展现了上海群众乒乓球活动的蓬勃进行。

  心愿完成

  咱要上全运!这非是一句空喊的口号。73岁的沃霞芬,用实质行动声明了“咱能行”!作为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布赛以前的常客,沃霞芬早在2005年参与首届赛事时,就斩获第一名。记得四年前,69岁的她刚好搭上全运会群众比赛“末班车”,参与年龄第一大等级组比赛,获利一枚宝贵的铜牌。她认为,这将是本人的乒乓收官之战。没料到,四年后的今日,全运会增设70岁以上组,就这样,她再一次成为上海队年纪第一大的队员。终归体力不如从前,沃霞芬这一次遭遇了伤病困扰,可她丝毫无想过放弃,竟和不业余活动员一样,请队医给她打了封闭针上场,终归,沃霞芬以全胜战绩摘得该组别冠军。“重新民晚报红双喜杯到全运会群众组,咱打乒乓球打了一辈子,真实感触到了老有所乐。”沃霞芬心称心足。

  市政协委员、岳阳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谢国群这一次专门请了年假,来到陕西。以前和王励勤一同训练过的他,终归实现了本人的全运夙愿。谢医生下来自宝岛台湾,由于想加入上海乒乓队,16岁时移居上海,从此在这边扎了根。也正是和王励勤当过队友,他才认清了本人的“差距”。虽然如许,乒乓球依旧成为他的终身爱好,每年参加晚报杯等各项业余赛事,被誉为“医疗界的乒乓王子”。过五关、斩六将,从上海海选脱颖而出后,谢国群终归在45岁时迎接了圆梦时候,得到了一枚铜牌。而以他为榜样的三个儿童,也悄悄许下了心愿,全在徐汇区少体校训练的它们,有朝一日也想成为像爸爸那样的乒乓好手。

  原在科研所事业的李敏退休后和一群志同道合的球友创建了业余俱乐部,踊跃展开乒乓运动。这一次,她在决赛中仅以2分之差屈居亚军。

  气氛浓烈

  全运会历来是我们国家竞技体育最高水准的殿堂,四年前的天津初次设计群众组比赛,那时的上海业余选手仅在女单比赛取得2银1铜和女团比赛第5的成绩。为了更好地发挥全运推进全民健身的效用,这一次陕西全运会沿袭了这一措施。这一届,响应上海草根选手的呼声,上海乒协早做准备,于5月份举行了“咱要上全运”的海选,迷惑150余名选手参与了从25岁以上到70岁以上5个年龄段的男女共10个组别的比赛,并在此根基上创建了以上海市乒协主席陈一平为领队的上海市乒协申房队。这支草根队伍中,有教师、律师、医生、公司职工和退休人士,市乒协还特别聘请了上海不业余队的顶级教练执教。

  在陕西宝鸡,上海市乒协申房队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取得了单打比赛1金1银2铜和一种第4名,以及男女集团均第5的好成绩,超过了四年前的成绩。

  本来,不论能否得到金牌,只需站上全运会赛场,展现上海乒乓红红火火的气势,便是一个胜利。正如陈一平在赛前动员中所说的:“全运会不但是咱们为上海争光的赛场,也是咱们实现人生价格的舞台。期望大伙全能在这种舞台上出彩!”

  本报记者 陶邢莹

咱要反馈 相干新闻 相干微博 加载中 敲击加载更多更多体育赛事关心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