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吕文琦
上海市消保委于近日披露2021年车险投诉概况:昨年共受理车险投诉271件,此中有120件聚集在车险出售步骤,占比达到44%。承保的车险公司送卡承诺不兑现,增值效劳名不副实成为客户投诉【映入黑猫投诉】的重灾区。
上海市消保委显示,在投诉整理中仍发觉车险出售步骤显露三类难题:一是暗箱操作送卡,公平性遭质疑。二是送卡承诺不兑现,售后维权难题。三是增值效劳项目众多,实质名不副实。
为了防范车险市场恶性竞争,华夏保障产业协会曾在2017年底发放《对于发表<财产保障企业车辆辆保障增值效劳操作实务重点>的通告》,此中准确显示,不得赠送代驾券等方式的有价证券。
购置车险公布的送卡举止被禁止后移到了“地下”,由于消息不对称,送卡成了一种“暗箱”。
不少客户反应本人在购置车险进程中,被赠送的金额与其它人不同,本人能得到多少全凭出售人士承诺,另有客户显示本人“一没有所获”。
不透明的送卡体系和口头承诺也让客户在兑现进程中吃了不少亏。从上海市消保委受理的投诉中可行发觉,多位客户在购前得到承诺的送卡在实质兑现时,碰到“缺斤少两”和“货不对板”的概况。如客户陈男士得到1500元交通卡的返现承诺,但一直没有办法兑现。客户李女子购置车险时,出售人士承诺赠送的购物卡在大商场可运用,得手后发觉没有办法运用。然则由于并没有全部证据留存,客户的事后追责也碰到了阻碍。
由于公布送卡被明文禁止,保障企业以“增值效劳”的名义送出各式各类的“效劳券”。在上海市消保委受理的投诉中就有洗车券、积分兑换券、机场泊车券、健康药券、商场积分券、机动车调养券、补漆券、代驾券等。
上海市消保委经过整理相干投诉发觉,好多客户反应这点券所提供的效劳内容“名不副实”。调养效劳忽然过期、客户的车型被排除在调养券之外等景象屡有产生。
与其它产业比较,保障产业有其特殊性,如何在保障范畴展开包括价值在内的有序竞争是一种十分不业余的难题。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提议,保障主管部门应采用确实有用举措,督促保障企业将相干划定贯彻到位,确实维护好车险客户的合法权益,共促花费公平。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74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74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责任编辑:张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