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全球新闻在线

全球新闻在线 首页 娱乐新闻 体育赛事 查看内容

从“桃花源”到“所念在家山”

2022-7-7 09:35| 发布者: wdb| 查看: 43| 评论: 0|原作者: [db:作者]|来自: [db:来源]

摘要: 从“桃花源”到“所念在家山”,更多文旅体育信息关注我们。

从“桃花源”到“所念在家山” 王永洪 2022年07月07日08:20 | 来自:国民网-国民日报国外版 小字号

  孙重人的老家在赣西宜春,却在深圳事业20好几年,因受南兆旭《深圳当然笔记》作用,思乡之情日深的他,专程回乡自驾游,历时一月余。他走访山川名刹,寻觅连续千年的耕读文化惯例,感触新时期农村建造效果,足迹差不多踏遍赣西各地,一路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成系列随笔,集成《所念在家山》一书。

  《所念在家山》分“莫以宜春远”“明月照深山”“问道武功山”“沉睡的森林”“在北纬28度”“九岭腹地行”“寻觅桃花源”“家在田园中”“禅是一枝花”“曾过书院来”“乡土的回想”等共13辑。游子羁旅、乡土情深、耕读传承、绿色家园……在作者徐缓如水、富有诗意的笔下,如赣西的山水画卷,又如赣西的历史书页,一一平开展来。一千好几年前,唐代大文豪韩愈在赠朋友诗中说“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现在高铁纵横、快速四通,千年前数月的路程,今日几小时即可到达。“宜春没再远,江山更好游。”

  作者笔下的赣西,和笔者的老家浙西南,地理位子相邻,人文传承相近,是以随着作者之笔漫游赣西,又好似神游浙西南:封禁四百年的秘境官山,使人想念具有“长三角第一高峰”黄茅尖的龙泉凤阳山国度级当然庇护区;宜丰寒兰,使人记起老屋墙角曾种过的两株野生兰花;陶渊明故里秀溪、黄庭坚修水故居,使人留恋以“一枝红杏出墙来”传播千古的龙泉叶绍翁故居、以《牡丹亭》演绎凄美爱情的遂昌汤显祖纪念馆;华夏特有的珍贵树种云锦杜鹃,使人想起少年时期与同伴上山砍柴之余,采摘杜鹃花花瓣偷吃的趣事……更有一年阳春时节,在丽水少师任职的咱,与一众弟子漫步瓯江上游,越浅水、入江洲,面前突现一片火红的杜鹃花,令人顿生“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之感。书中另有诸种江南特点美食,如米酒、米粉、糍粑、清明果、竹笋……文字缺五彩,却令舌生津。作者讲述的“五斗米农场”“和顺庄园”的开发理念与进行实景,也让笔者想起曾去过的以“世界竹建筑文创生活村落”闻名的龙泉宝溪。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让国人怀念千余载,作者漫游赣西,却也有一次“梨花源”之旅:清明时路过一村,百花盛开,作者巧遇一摘菜回家的女孩,盛邀它们到家喝茶、赏景,女孩家的老屋门前,一棵硕大的梨树正花团锦簇……然则,今后重游,却再找不到那户人家、那棵梨树。关于游子来讲,桃花源更像是故乡的一种隐喻,好多人从故乡走出,却也像渔人一样,再也找不到回去的洞口。作者在后记中说:“故乡情感是个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是一个具备普及性的心灵皈依与精神寄托。”阅读“所念在家山”,记忆“桃花源”,虽不行至,心向往之,唤醒的是每私人内心大家都有的乡情、乡愁。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导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进另一朵云,一种灵魂唤醒另一种灵魂”。从“桃花源”到“所念在家山”,咱信任文学愈是如许。

更多体育赛事关心咱们。